|
云南大理古城的名声、防火等级均与独克宗古城相当,一场大火烧毁三分之二的独克宗古城,这也刺痛了大理。云南省发改委、财政厅曾在2009年发出通知拟向游客征收每人次30元的大理古城维护费,未能落实。今年云南两会上,大理州委书记梁志敏表示今年将考虑古城收费问题。有关部门表示,收费或向古城内商家收取。 (1月22日《云南信息报》) 向游客商家收费这个主意不太妙 □杨国栋 大理古城在维护资金保障方面有困难,并不是其向游客或古城内商家收费的理由。古城内商家交了税款,就应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否则就等于重复征税。“旅游者一直都是无偿参观”的说法根本不值一驳,游客的到来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众多工作机会与就业岗位,在大理的各项旅游花费,尤其是购物、食宿等不仅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也间接贡献了税收和当地财政收入。 更何况向游客收古城维护费是杀鸡取卵的办法,很可能导致客流量剧减,旅游收入大幅下降。中国古城众多,古城维护费一旦推而广之,受影响的决不只是游客,而是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有负面影响。 合理收费护古城 公众未必“小气” □毕晓哲 如果说,大理古城想重提“收费事宜”,在笔者看来只要符合法定程序,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古城维护费”也未尝不可。 首先,是应给公众解释清楚重提收费的理由。其次,应建立一整套与收费相关的信息公开机制。其三,合理使用为前提。收取古城维护费就应该完全用于古城维护上,不能用于政府偿债,更不能挪用成部分管理人员的福利。第四,有必要的话,建议将收费情况完全“上墙”“上网”,设立专门的收费公示墙,并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一干最详细的收费和费用使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只要大理能够做到上述几点,最大限度打消公众质疑,在维护文化遗址遗产这一出发点下,公众想必也能理解和支持这个“古城维护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