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想法或经历:想要感冒发烧好得快,到医院打点滴最快。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健康。为遏制抗菌药物过度医疗,引导市民树立合理用药观念,近日,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取消了门诊输液,这一行为立该引起了大家热议。(2月21日《当代生活报》)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患者输液达100亿瓶以上,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8瓶,远高于国际最多3.3瓶的水平,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吊瓶大国”。但是这个“世界第一”带给我们的却不是骄傲,而是隐忧。小病大治的背后是抗菌药的滥用,是过度医疗。 导致中国成为“吊瓶大国”的原因很多,并不仅仅限于某些医院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鼓励患者输液。很多时候,是患者主动甚至是强烈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如果医生不同意,患者可能还会觉得对方没水平,不作为,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也只能顺从患者的意愿。而患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除了感觉输液对病情疗效更快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医学知识,健康科普知识的严重缺乏,总认为治病最快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而很少去考虑耐药性,考虑医疗资源的浪费。 因此,若不唤回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即便门诊不输液,患者还是会去急诊输液甚至是不惜住院输液,那样不但改变不了“吊瓶大国”的现实,反而会加重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