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莫让煽情表达遮蔽执法善意
能感受到民生温度才能消除民生焦虑
带薪休假落地,需监管给力
医生“扛盾看诊”虽是玩笑也有害□苑广阔 
纸糊的安全通道掩盖了谁的失职□戴先任 
2014年03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煽情表达遮蔽执法善意



    □本报评论员 李帆
  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执法竟成了万夫所指的“恶行”,这种有悖常理的局面发人深省。发帖人利用煽情的表达遮蔽了警方执法的善意,只顾情感上对“恃强凌弱”的宣泄,却忽视了执法为民的本质,以致误导了网友的同情心,才让保护民众的执法蒙冤。
  3月4日,一则“我拿什么保护你”的微博在网上迅速蹿红。微博称,3月4日,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宾馆门口,有警察当街将一只流浪狗打死,而这只狗被一名流浪人员用铁链牵着,“流浪者萎缩地坐着,目不转睛地看着警察,当着他面打死自己的‘同伴’”。该条微博迅速引起关注,不少网友指责执法人员残忍,甚至诅咒其会“遭报应”。对此阆中市西城派出所回应称是按照规定捕杀。  (本报今日A21版)
  在流浪人员、流浪狗、“同伴”被杀等悲情字眼的刺激下,网友的同情心迅速倒向了弱者,一时间,残忍、仗势欺人等指责落在了执法民警身上。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执法竟成了万夫所指的“恶行”,这种有悖常理的局面发人深省。
  不可否认,阆中警方的这次执法确实存在欠妥之处。虽然图片已经过模糊处理,但场面的血腥程度依然可见,让人顿感残忍甚至惊悚。若有未成年人在场,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也难保不会在他们内心留下暴力的种子。尤其对于那名流浪汉而言,亲眼目睹“同伴”毙命,或许会如目送亲人离开般心酸。
  然而,网友的眼眸似乎只盯着执法不足之处,却对执法善意的初衷和本质视而不见。从法律层面来看,《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规定:非法带犬进入公共场所,由公安机关组织捕杀。这只流浪狗无合法证件,流浪汉将其带入人群聚集处,实属违法之举。可见,阆中警方捕杀流浪狗并无不妥之处。更何况,有市民举报此狗患有狂犬病,警方将其捕杀的初衷在于维护更多人的安全。若只从流浪汉的感情寄托出发而对流浪狗手下留情,日后酿成大祸该由谁来买单?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2013年6月,辽宁大连恶狗咬死女童事件让人毛骨悚然,而且单就阆中市来看,仅在2013年,医院接诊的犬伤患者就有近4000人。因此,警方捕杀流浪狗乃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再次上演,可谓以人为本的善意执法。
  但网友的表态却让人大失所望,有人不仅不领情,反而恶语相加,甚至诅咒执法民警“遭报应”。之所以出现这种有悖常理的局面,在于发帖人刻意渲染流浪汉的悲惨处境,遮蔽了警方执法的善意初衷。微博的内容带有很强主观性,一味强调流浪汉的弱势地位,在同情弱者的心理惯性引导下,部分网友便误入了“情大于法”的歧途。而《我拿什么保护你》的标题更是将警方推到了正义的对立面,只顾情感上对“恃强凌弱”的宣泄,却忽视了执法为民的本质。
  在笔者看来,阆中警方的执法手段固然需要注入更多人性化关怀,但却不应遭受过多的指责。发帖人倒是该自省其身,利用煽情的表达遮蔽了警方执法的善意,以致误导了网友的同情心,让保护民众的执法蒙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