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有假休不成,再折腾也白搭
材料比姚明还高折射“侏儒”思维□毕晓哲 
防范“网盗”
“拼车送学”点子不错,细节做好才叫好□朱慧松 
记者会数次插播凸显对生命重视
国家账本每一页都应“图文并茂”
2014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假休不成,再折腾也白搭



□本报评论员 王首荣 
  “人满为患”的黄金周景观,根源在于我国休假制度落实和执行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带薪休假成为“镜中花水中月”,黄金周成为国人长假需求的唯一出口,是其最大因素。充分体现休假价值的带薪休假何时不再是奢侈品,黄金周才能“退烧”。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三亚市市长王勇告诉记者,黄金周景区人满为患与目前的休假制度有关,他建议每周休1天攒到月底连休4天。     (本报今日A13版)
  三亚市长的建议,源于“人满为患”的压力,事实上,除了旅游城市承受巨大的黄金周冲击,出行的国人也深受其害——拥堵的交通、拥挤的景区、低于期望值的假期质量,都让“黄金周”成为伤不起的词汇。
  “每周休1天攒到月底连休4天”的建议在网上引发了网民讨论,甚至不少人表示支持。笔者认为,要解决“人满为患”的现状,关键不是如何休假,而是如何能享受到休假。当然,“攒着休”的建议不失为适合一部分人的休假方式,但另外一些人呢?何况要讨论怎么休假的前提,是每个人的休假权利都得到保障,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我国的休假制度主要包括了三大块,一是带薪休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年假制度;二是法定节日,按照公布的2014年的情况,共有元旦、春节、国庆节等27天假期;三是周末休假,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这意味着每周至少可休息1天。
  然后,来对对号吧。关于带薪休假,两年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0.4%的人直言单位不实行带薪休假。两年过去了,这样的境地改变了多少?每个人“照照镜子”答案很清楚。再来说周末,显然与“人满为患”相比,充其量也就对近郊游、短线旅游有影响,对旅游城市而言毫无杀伤力。一方面带薪年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一年就这么两个长假,此时不出动,何时能出行?黄金周成为长假需求的唯一出口,这也是即使再堵、再累、体验再差,大家还是不得不出行的主要原因。
  简言之,黄金周“人满为患”的现状是一个无奈的局面,它是带薪休假成为“镜中花水中月”、长假少得可怜的必然结果。要改变这个状态,不是“攒着休”能解决的。黄金周作为一个“救场式”的制度,要不再呈现“井喷”,必须靠带薪休假制度来平衡和拉动。而在落实现有休假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企业允许更灵活、更个性化的带薪休假制度,才是结束“折腾式调假”的根本之策。
  2013年,全球各国假期统计,我国法定节假日的天数与总假期数排在前三的俄罗斯、意大利和瑞典相比并不少,但带薪年假5天,仅为他们的五分之一。换言之,在假期总量上,我国假期制度的带薪休假短板就显而易见了。《劳动法》和《职工带薪休假条例》都规定了带薪休假,如果现实中做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又怎会有50.4%的人享受不到假日?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是带薪休假继2012年以后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休假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对普通百姓生活质量关系重大,它与GDP一样应该成为可以量化的目标,也同时给执法部门和企业戴上“紧箍咒”,唯有假期成为名符其实的假日享受,景区“人满为患”的场景才能成为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