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央视《鉴宝》栏目三名专家“坐阵”市博物馆
您有收藏的宝贝需要一辨真假吗?3月22日,央视《鉴宝》栏目潘深亮、张宁、张淑芬三位资深鉴宝专家来到潍坊,在潍坊市博物馆免费帮市民鉴宝。市民带来的钧窑、明清时期的几件瓷器和书画等都被鉴定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活动将持续到23日下午。
鉴宝现场排长队
22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潍坊市博物馆的鉴宝现场,等待鉴定宝贝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队。鉴宝现场分字画鉴定、瓷器鉴定和杂项鉴定三项,分别由专家潘深亮、张宁和张淑芬“坐阵”。每名专家的鉴宝桌前都围着不少收藏爱好者,将自己的宝贝摆在桌子上等待鉴定。
“今天主要是想把自己收藏的宝贝让专家一辨真假。”拿着两三件宝贝前来鉴宝的曲女士告诉记者。专家张宁老师正在鉴定曲女士带来的一个藕色小瓶子。张宁说:“这个小瓶子最少要有100年的历史,大约是光绪时期的。”曲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小瓶子是母亲留下来的,前年还在用来烫酒,经过专家鉴定之后得赶紧收藏好了。随后,她又拿出两个花色鲜艳的碗和碟,这些都是以前用过的厨房用品,听到专家的鉴定后,她高兴地说:“我也不懂,家里还有呢。这是母亲留给我的,让专家鉴定一下我也就放心了。”
“这个是元朝时期的,很有收藏价值,你真有好东西啊。”在鉴宝现场,寒亭区王先生带来的一件其貌不扬的小碟得到专家张宁老师的鉴定认可。张宁告诉记者,王先生带来的钧窑、笔筒都是真货,总共四五件东西,就包括了元朝、宋朝、清朝各个朝代的宝贝,收藏价值都比较高。其中一件瓷壶经张宁老师鉴定为宋代的瓷壶,价值比南北朝的越窑瓷器还要高。“这个瓷壶采用的是宋代的青白釉,做工一般,但是很具有收藏价值。”张宁说。
专家们各有专长
在杂项鉴定区域,张淑芬老师戴着眼镜,手拿放大镜和手电筒,对每一件大小宝贝都仔细观察鉴定。来自寒亭的张先生将一件巨大的长格子搬到了杂项鉴定区,展开一看才发现是一组精致的湘绣屏风。
张先生一边等待鉴宝,一边给围观的市民介绍湘绣知识。记者看到,屏风上绣了8个动物,分别是猫、狗、梅花鹿、狮子、马、兔、羊、虎,每个动物旁边都用黑色丝线绣着两句诗文。
张淑芬老师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因为年久,很多地方已经绷线。“这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东西,绷线的地方可能因装裱的屏风膨胀导致,不影响价值,保存得还算比较完好。”张淑芬告诉张先生。
在杂项鉴定区,一名年轻人拿出的一本古老线装书引起了张淑芬老师的注意。打开线装书的装裱盒,书名为《瀛环志略》,七八页已经发黄的纸张仿佛触手即破。“这是最早记录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书籍。”线装书的主人张倚豪话一出便吸引了众多围观者。张淑芬老师鉴定后表示,书是光绪年间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来自寒亭区的孙先生把他带来书画请潘深亮老师逐一进行了鉴定。几件长联被潘深亮老师鉴定为真品,出自曹鸿勋之手。孙先生说,最近家里有些变故,他准备将画出手。
持续至今日下午
与孙先生不同的是,很多市民都只是来一辨真假,虽然最后都免不了询问市值几何,但大部分都是自己收藏,出手的不多。
据了解,鉴宝活动持续两天,3月23日结束,希望市民把握好时间,不要错过机会。
文/本报记者 吴琼
图/本报记者 张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