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高速公路通行费拟涨价25%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多家媒体记者获悉后,欲报名旁听于5月16日举行的价格调整听证会,被广西物价局拒绝。 花费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举行听证会,其民意如何体现,是听证制度的关键。现实情况是,尽管公众一边倒地反对涨价,但听证会之后,相关涨价方案却总是能够高票通过,然后顺利实施。这种极不正常的听证会,被民众冠以“听涨会”的别称。此次广西高速听证会,竟然拒绝媒体采访,更是有违听证制度信息公开的价值内涵。 事实上,公众并不怕高速涨价25%,也不怕相关单位召开“听涨会”。公众怕的是,明明事前已经定好了涨价,却非得装模作样地召开一个听证会;公众怕的是,明明要召开听证会,又不公开选举代表,指定了代表又不公开其身份和联系方式;公众更怕的是,相关部门公然拒绝媒体采访,都不知道是如何“被代表”的。 (5月8日《法制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