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聚焦
 
标题导航
激发看客善念需要“头羊”
“养老金并轨”莫老停在口头上
医生离岗害死胎儿岂能只赔钱
图片
别让城市老“喊渴”
招聘不限户籍具有双重利好
“产房真人秀”也该顾及伦理
2014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看客善念需要“头羊”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在围观者看来,见多了这个人情稀薄的社会太多怪象,如此一幕跳楼险情也实属“平常”了。在这个需要用善意去守望的“社会大厦”上,眼下已有太多的人站在了“楼顶边缘”。在扭转全社会善意稀缺的大局中,需要有人带头站出来“指点人心”,只要心中有一把良心标尺,这个人是你、是我、也是他。
  5月15日下午5时许,浙江杭州江干区机场路杰立大厦楼顶有一名男子欲跳楼轻生。正值下班高峰,引来众多路人驻足围观。现场不少人忙于拍照,有的围观者还吹口哨,希望轻生者能转过来,给个正脸。最终,在有关部门努力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苦苦劝说,男子被说服,下来了。
    (5月17日《郑州晚报》)
  眼瞅着有人要跳楼轻生,生死命悬一线,这是何等危急的关头,作为一名旁观者,出于同情怜悯之心,第一反应理应是马上报警并尽可能地安抚轻生者,最大限度地阻止情况趋向恶化。但遗憾的是,反观这起事件中众多围观者的表现,却不免让人心底陡生寒意。这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岂不像极了鲁迅先生笔下那麻木的“看客”形象?
  站在这名意欲跳楼轻生的男子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无论是想表达何种诉求,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说明其内心已然绝望至极。对陷入困境中的人来说,不到万不得已,又岂能拿生命当筹码?如此“不走寻常路”,并不意味着“不想走”,而是“走不通”。这其中,既有现实中意见表达渠道淤塞不畅的原因,也有当事人抗压能力较弱等心理素质上的特殊情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站在楼顶的轻生者心理很脆弱,亟需来自外界的积极回应。
  反观那些围观者的举动:拍照“留念”者有之,为猜测跳楼动机而高谈阔论者有之,更有甚者,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拍摄角度”,竟然吹起了口哨,希望轻生者“配合”着转过头来给个正脸……凡此种种,哪还有一丝悲悯之心?在这些人眼中,见多了当下这个人情稀薄的社会太多的怪象,如此一幕险情也实属“平常”了。
  可以想象,随着人群在“意犹未尽”中散去,这件事又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种为恶而不自知中,善意良心的底线无形中被一点点拉低,正常变成了不正常,不正常反而在现实中占领了“合理”的高地。
  其实,事情的发展本不该如此,回到事发现场,假如围观者中有那名轻生男子的亲戚或朋友,此人定会有所行动,该报警报警,该劝解劝解。而在其带动下,围观的人群出于一种“从众效应”,深埋于心底的善念被激发,也当会分头行动、合力救援,上演“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人场面,此事也绝不至于拖拖拉拉四个小时后才解决。但是,很遗憾,“那个人”没有出现,事情也便顺势滑向另一面。
  眼下,虽然跳楼轻生者已被救下,但相信更多的人心中并未感觉到轻松,毕竟,一个需要用善意去守望的“社会大厦”上,眼下已经有太多的人站在了“楼顶边缘”。但话又说回来,善与恶不过一念之间,在扭转全社会善意稀缺的大局中,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身后就会有一群人出列响应,毕竟,有谁不希望人与人之间暖意融融呢?至于谁是“那个人”,也绝不是非得与救助对象沾亲带故,只要心中常怀一把善意良心的标尺,你是,我是,他也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