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后门走习惯了,白食吃顺口了,眼见“奶酪”要被动了,屁股也就坐不住了。在这番充斥着愤懑情绪的“辞官”表态中,笔者看到的分明是一位养尊处优惯了的“大少爷”,至于为公仆者所应具备的服务、奉献乃至牺牲精神,早被其抛到爪哇岛去了。改革的路上“有人走,有人留”本就正常,对此,民众大可展现出“不要也罢”的大度胸怀。 去年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刮走了逢年过节的购物卡,公务员曾经引以为傲的社会地位和面子也受到挑战。身为中部某市工商局副局长的于波,在体制内浸淫二十多年,从未像今天这样想要离开这个体制。于波说:“若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只要把之前的养老金补上,我立马辞职。既没有利益带入,又没有正面形象,待着还有什么意思?”(5月22日《南方周末》) “既没有利益带入,又没有正面形象”,在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于副局长那里,旨在转变公务员群体工作作风的中央八项规定及力促社会公平的养老金并轨这一制度预期,已然成了眼中钉肉中刺。灰色收入没了,当官的面子没了,屁股下面曾经舒适的位子也便如同针毡坐不住了。在这番充斥着愤懑情绪的表态中,笔者看到的分明是一位养尊处优惯了的“大少爷”,至于为公仆者所应具备的服务、奉献乃至牺牲精神,早被抛到爪哇岛去了。 自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相继出台后,因为一些“约定俗成”却伤害公平的既得利益被限制或取消,有些公务员为此表露不满,并不鲜见。这其中,就有公务员抱怨“连吃个苹果都需要自己买”。在这部分人眼中,因为习惯了各方丰厚的“馈赠”,一旦外界环境趋向常态,便本能地表现出“失落感”,而这份“失落感”的一个极致表现,便是“辞官”。但反观“言者众,行者寡”的现实,类似于副局长的这种“叫板”,更像是一句“想走却又舍不得”的牢骚话。 不可否认,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不少旧的游戏规则被推翻,而新的却尚未完全建立,这让许多官员在履职时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但同时,这何尝不是“浊水落,乱石出”?因为之前与清明的行政氛围渐行渐远,此时回头不免积重难返,这也包括思想上的转弯。类似于副局长这样的意思表达,说明当下部分公务员有必要在思想上“洗洗澡、治治病”。 对“养老金并轨”这一立足公平且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民生举措,很多公务员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甚至已经“出离愤怒”。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有此态度只能说明当初选择为人民服务这条路时“动机不纯”,而绝非“误入歧途”。至于有些公务员抵制养老金改革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后门走习惯了、白食吃顺口了?当公平之风吹来,不是反躬自省、勉力向前,反而当起了“逃兵”,如此举动,非但上不得台面,更是对一方百姓的不负责任。 要看到,养老金并轨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断不会因为一点杂音而停止。对那些专注于一己之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抛诸脑后的“官迷”、“财迷”,既然有脱身之意,想必民众也会展现出“不要也罢”的大度之心。毕竟,无论是出于长久公平的考量,还是制度设计的后续完善层面,公务员群体从来都不曾处于一个“被打压”的位置,辞职举动并无多大的代表性。改革的路上“有人走,有人留”,本就是题中之义。且待污浊冲尽之后,还原一派清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