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沈峰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文化长廊”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对此,当地政府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政策调整。(6月20日《南国早报》) 尽管河口县把拆除建成3年的“文化长廊”的理由解释得冠冕堂皇,但不可否认的是,河口县“文化长廊”成为“短命工程”,反映出该县对城市规划不够前瞻,造成巨大财政浪费的事实。而导致这样局面的诱因不外乎有这样几点:一是决策者对贯彻科学发展观认识模糊;二是决策执行机制缺少制度约束;三是长官意志把持话语权。 在地方出现决策失误、重复建设导致的巨大浪费后,有关部门应启动问责机制,严肃查处那些导致决策失误、重复建设的官员。遏制地方政府“穷折腾”、“瞎折腾”,不仅要坚决杜绝长官意志把持决策权,而且,重大决策要建立在广泛意见的基础上,没有意见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