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广阔 近两个月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暑假期间,是不少双职工家长的心病。巨大的暑期市场也吸引了一些私人家教、民办培训学校纷纷扩大业务范围,各种托管班应运而生。记者在浙江宁波发现,暑期托管班大多属于无证办班,也不和家长签订协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7月9日《现代金报》) 对于市场上的这种“托管乱象”,无疑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不能让其一直处于政府的监管真空之中。除了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管,更加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能把“暑期托管”完全推向市场和社会。学校、教育部门和街道、居委会等基层政府部门,都应该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来共同把“暑期托管”工作做好。 具体说来,就是在地方教育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之下,利用中小学校的教学场所、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开办“官方暑期托管班”,以免费或者是成本价向有需要的家庭开放。至于“托管班”的师资力量,可以安排学校的老师轮流值班,也可以吸引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或社会上的志愿者参与进来。而对于那些有条件的街道办、居委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举办公益性质的“暑期托管班”,帮助辖区内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