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在不该缺席的时候缺席了,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敢问前排这几位玩“穿越”的校领导和老师,你们的“位置感”咋就这么不靠谱?作为孩子“成长礼”性质的情感表达,合影背后所隐含的“仪式感”才是其越陈越香的催化剂,一旦有虚假“杂音”掺入,也便随之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今年7月,湖北武汉市民胡女士的女儿小诗(化名)刚从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九(11)班毕业。7月10日,小诗去学校领回了毕业证和纪念相册。翻看毕业相册时,小诗发现校领导和老师竟然被用软件拼上了前排。“看到这样的毕业纪念相册,我们家长和孩子心里都很不是滋味,难道学校领导和老师就这么忙,连和孩子们拍张毕业照的时间都没有?”胡女士说。 (本报今日A20版) 在不该缺席的时候缺席了,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敢问前排这几位玩“穿越”的校领导和老师,你们的“位置感”咋就这么不靠谱? 每到毕业季,校园里的空气中总会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同学情、师生情。对于同学们来说,初中毕业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也是他们求学路、人生路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节点。离别之际,同窗几年的小伙伴们,也总会用各种方式寄托着那份不舍和约定。而作为学校的一种“官方行为”,拍摄制作纪念相册更有一份母校情意饱含其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合影称为“大团圆”,个中缘由自不难理解,从时间定格的那一刻开始,合影上的每一个面孔,便都独一无二并值得用一生去珍藏、去回忆。 但遗憾的是,就是这么一件“良心活”,这所学校却生生给干砸了。当毕业班的同学们列队合影时,平日里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不见了,几乎更多只能靠“偶遇”才得见的校领导也依旧没露面。这不免让同学们心中五味杂陈,就像有学生家长所问:“难道他们就这么忙,连和孩子们拍张毕业照的时间都没有?”再者,在学校里的这“最后一课”,竟是以老师“旷课”结束,算个什么事? 一直到合影发到手中,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领导和老师们并未“抛弃”他们,只不过是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小聚”后才赶来“会合”而已。但这样的“不离不弃”,非但未能挽回同学们的谅解,补全缺失的一角,反而更像是掉进锅里的一只苍蝇,把原本虽不完整但却真实的“情感底色”扑腾得面目全非。 学校难道就没想想,这种造假的把戏出现在教育者身上,会给孩子们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 要知道,作为孩子“成长礼”性质的情感表达,合影背后所隐含的“仪式感”才是其越陈越香的催化剂,维系这种诉求的严肃态度绝不容侵犯。一旦有虚假的“杂音”掺入,合影也便随之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反观这所学校业余的造假表现,同一个老师竟在一张合影中出现两次,如此儿戏,学校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会伤了学生们的心,打了自个儿的脸? 最后奉劝一句,有道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有与学生的交流,只要没有那份心,就干脆别露这个脸了,因为这不仅丑陋,更会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