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帆 “目测没有危险”的答复堪称“天衣无缝”,既解决了眼下的麻烦事,又为日后的“不测”留下后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就此化险为夷。只不过,当地政府只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居民的险情却被置若罔闻,这样的回复怎能服众?
7月20日,有网友向媒体爆料称,海南海口市建国路一栋命名为外贸大厦的17层大楼被台风吹歪,大楼5层以上与另一座大楼紧紧连在一起。对此,琼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目测大楼没有危险,也没有迹象表明台风对该大楼有影响。 (本报今日A22版) 一栋17层高的“楼歪歪”让居民整日提心吊胆,可当地相关部门只是打眼一看,便目测出没有危险,这种火眼金睛般的功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若果真如此神奇,不如也请他们去给比萨斜塔“目测”一下,免得意大利人总是担心某一天斜塔会突然倒塌。 按照常识来看,一旦楼房发生了倾斜,就说明它的建筑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任由这种倾斜的状况持续下去,极有可能发生楼倒屋塌事故,给居住在这栋楼的人带来生命和财产上的严重威胁。出现重大险情,当地相关部门既不用专业工具,也无需科学检测,仅凭目测就排除了险情,怎能不让人怀疑他们是在敷衍了事? 在笔者看来,所谓“目测没有危险”包含着两层含义。一者,告知居民“楼歪歪”是安全的,居民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如此一来,解除了居民对房屋安全的疑虑,但更重要的或许是当地政府解决矛盾的压力。再者,没有危险只是初步目测的结果,并非最终的定论。如果日后“楼歪歪”真的被鉴定为“危房”,甚至出了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当地政府也有足够的解释空间,毕竟当初“没有危险”的结果只是目测,依然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如此看来,“目测没有危险”的答复堪称“天衣无缝”,既解决了眼下的麻烦事,又为日后的“不测”留下后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就此化险为夷。只不过,当地政府只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居民的险情却被置若罔闻,这样的回复怎能服众? 如今,对于部分地方政府的回复,不少人已患上习惯性“多疑症”,而这又怨不得民众,从地方政府包庇乳企,到麻雀吃“毒食”是被撑死的,部分地方政府撇清责任式的回复渐渐吞噬了民众的信任。 有关部门如果能多一些良知和担当,少一些不负责任的应景回复,那么不仅灰头土脸的遭遇会少一些,对于挽回当地政府公信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