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对于医院而言,如何走出长期不得解的“看病难”困境,是一道复杂艰深的考题。而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手机支付潮流,则提供了一个无法回避却也大有可为的现实选项。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尚难破题的语境下,向技术要效率,应当视作医疗行业改革的题中之义。 近日,北京友谊医院为方便患者,推出支付宝就诊服务。患者到友谊医院看病时,无需在医院大厅多次排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挂号、缴费、排号候诊与就诊等环节,大幅缩短就医排队时间。截至9月19日,在支付宝钱包手机客户端关注该院的人数已经达到8397人。对于医保患者使用支付宝付费后须二次结算的周折,院方和支付宝方面表示,未来有望实现医保实时结算。 (本报今日A15版) 对于医院而言,如何走出长期不得解的“看病难”困境,是一道复杂艰深的考题。而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手机支付潮流,无疑提供了一个无法回避却也大有可为的现实选项:一来是院方基于对公众消费习惯的适应,二来则是提高就诊效率的要求。对于公众来说,医院能从技术层面寻求解决“看病难”的有效途径,为患者看病就医提供更多可能性,这份主动求变的态度和诚意,本身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此前,为了破解“挂号难”问题,很多地方探索实施了“网上预约”这种方式,我市的部分医疗机构也已开展了这项服务。现实证明,这种“技术调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番“支付宝就诊”服务的推出,可以看作是沿着这个方向更进了一步。其除了预约挂号外,更侧重于在医疗费用结算环节的体现便捷性,再一次缩短了患者就医之外排队等候的时间。 “看病难,看病贵”根本上是因为医疗资源分配失衡,优势资源无以满足全体患者的需求。要破解时下的医疗困局,切实改善医患关系,就需要从均衡医疗资源入手。在某种程度上,优化医疗流程同样也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尚难破题的语境下,向技术要效率,以优质服务和优化流程,降低患者看病过程中的“痛苦指数”,同样应当视作整个医疗行业改革提升的题中之义。 在对这一点有了充分认识后,也要看到,任何新生事物从成长到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这项“支付宝就诊”服务自然也是概莫能外。目前,出于信息安全和基金安全等考虑,医保结算中的就医、结算等信息并未联通互联网,结算须读取社保卡芯片后才能即时报销。若要实现“支付宝就诊”即时报销,就需对医保结算系统进行大规模更新甚至换代。因为技术难度较大、涉及面极广,故而在一段时间内尚难做到。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现实障碍,对“支付宝就诊”给予足够信心,便是医院和患者首先要共同面对的一个考验。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已有八千余人对此表现出了参与的意愿,充分说明这是一项足够接地气、足够有市场的民生善政。接下来,如何保证手机支付医疗费用这个大方向不跑偏,还需要有更多的医院出于方便患者考虑,在更多诊疗领域积极去尝试这种“潮范儿”十足的方式,积累更多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尽早为善政全面推广创造水到渠成的条件,为破解“看病难”趟出更多医改新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