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批掮客”家中搜出数百万现金 |
廖小波受贿多与“审批寻租”相关,认为有所付出所以心安理得 |
|
近日,广西发改委原副主任廖小波被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法院审理查明,2003年至2013年期间,廖小波在担任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等职务期间,受贿价值3221.5万元人民币、40.55万港元和34万美元。记者调查发现,身为地方发改委官员的廖小波,是一个典型的“审批掮客”。其凭借在国家部委人脉超广的巨大“能量”,帮助企业老板疏通关系大肆受贿。
受贿心安理得 “不拿白不拿” “廖小波的贪欲达到疯狂地步。”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梁毅说。据了解,无论企业老板送的美元、人民币,还是银行卡、购物卡、名表等等,廖小波无论大小均来者不拒。 办案人员查明,廖小波的受贿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通过银行转账,有的在公司占有干股,更多的则是赤裸裸地收取现金。他曾多次一次性收受现金超过百万元。除了买下8套住宅外,廖小波把部分贿款存进了银行,更多的则堆在家中。办案人员从他家里搜出的现金达数百万元,墙角里装满现金的拉杆箱上落满了灰尘。 对于毫无顾忌地大肆受贿,廖小波称,给企业和个人办事,对方得到了巨额利益,自己为此付出了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辛劳,不是白拿钱。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拿了。 帮项目拿批文 深受老板佩服 记者调查了解到,廖小波的受贿多数与“审批寻租”相关。“一条高速公路项目获得‘准生证’,要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环评等多个环节。其中涉及发改、交通、环保等部委,要盖几十个公章。很多企业老板以金钱开路,找到廖小波要求帮助疏通关系。”梁毅说。 廖小波说,他通过跑关系,拿到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核准的批文仅用了一年时间,比同类项目快了两三年时间。“‘挥手弹指’间就能帮大忙。一些老板对廖小波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其有求必应,使廖小波逐渐迷失了自己。”自治区检察院办案人员说。 上海名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占兵说,“审批寻租”这类的受贿案件中,企业获益、官员获益,似乎缺少直接的受害者,很难被检举而东窗事发。这或许也是廖小波等敢于疯狂受贿的原因之一。 升迁希望落空 心态开始扭曲 对于廖小波走向贪腐之路的原因,梁毅分析说,成因比较复杂,但关键节点是廖小波2008年从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升迁为厅长的希望落空后,就开始以金钱来弥补仕途上的失落。 2008年10月,怀有情绪的廖小波经组织部门主要领导谈话才勉强赴任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从此,他的心态发生明显变化:“我认为工作不顺,仕途受阻,可以另辟蹊径,干点其他的事。”他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廖小波的腐败案发人深省。一些官员权力观极度扭曲,把在领导位置上取得的成绩当成个人的功劳,贪功揽功。一旦仕途受挫,很容易心态失衡,从追求名誉、地位、政绩转而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最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捞取钱财的工具。有针对性地对官员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教育,是防止腐败发生的重要工作。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