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⑴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当然也越大。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离地面越近,地面受到的地震作用越强,破坏也就越重。⑵场地条件。场地条件主要包括土质、地形、是否有断裂带通过、是否有滑坡、崩塌、液化、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等。⑶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⑷是否进行了抗震设防。抗震设防是要求建筑物和各类工程结构按照一定的抗震目标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使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御地震破坏能力。⑸震前是否准备好救灾。地震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救援救助、医疗救护、灾民安置等,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⑹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