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新高考
 
标题导航
离婚裁判文书不公开
如此处罚 隔靴搔痒
严禁危化品进入寄递渠道
油价将迎来年内最大涨幅
做“诚实”的月饼会有多难
就业服务月助高校毕业生
2016年08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诚实”的月饼会有多难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中秋节临近,各商场超市月饼销售火热。有北京市民发现,在超市买回的北京二商集团宫颐府月饼包装盒上有两个生产日期,印迹清楚的日期是今年8月,模糊的则显示为去年8月。买到这种月饼的孙先生向超市索要10倍赔偿。厂商销售负责人表示,“他是职业打假人,这事儿我也还会和公司领导商量,积极协调解决。”     (8月29日《北京晨报》)

  一个包装盒上标注了俩生产日期,时间差了整整一年,此爆料一出,消费者自然是义愤填膺,首先想到的是多半是“厂家把陈年的月饼换了一个‘马甲’重新出售”,自己的利益被严重损害。反观厂商,也自有一番解释——包装盒是去年的,但盒子里的月饼确实是新的。客观地讲,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能妄断商家撒谎。但是,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语境下,消费者会相信厂商的“清白”吗?这样的月饼敢放心地吃吗?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谁都希望消费者买到的不是“陈年月饼”,只是“陈年月饼盒”,但这种善意的猜测是需要厂商自证清白的。依据厂商销售人员的说法,“每块月饼都有一个由数字字母结合组成的追溯码,通过追溯码,厂家内部可以查到生产日期、生产工具、生产班组、负责人等信息。不过,目前消费者自己还不能通过扫码查到这些详细信息。”哎,说了等于没说,试问,就算厂商“内部查询”的结果确认无误,可消费者查不到,与“编瞎话”有何区别?
  在此,就姑且相信商家所言,只是盒子的问题。不过,厂家将去年的包装盒拿出来重复利用的做法,又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呢?同样值得追问。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白纸黑字交代的很明白,“旧盒装新饼”这种事是违规的、不地道的。按照常理推断,如果厂商不是故意为之,一般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今,月饼包装盒上赫然印上了俩生产日期,已然给消费者留下了“弄虚作假”的口实,厂商解释的越多,似乎也更像是欲盖弥彰。
  《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包装盒不符合要求,应该算没有达到食品安全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费者索要赔偿,合情又合理。反观厂商,却以消费者是职业打假人为由拒绝,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就算是职业打假人,但首先也是一名消费者不是?如此做法,公众更容易看到的,不是厂商积极善后的诚意,而是随便找个理由敷衍的傲慢态度。
  此事的真相,离不开待监管部门的积极作为、厘清事实,如果最终月饼被鉴定为不合格,理应“重罚”厂商;如果月饼合格,但也因月饼盒不符合规定,也该整顿。而“双生日月饼”纠纷,还引申出另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去年的月饼”去哪儿了?可以说,围绕这个疑问,公众从未卸下心防。对此,只有监管环节不断前移,完善监督治理的长效机制,类似“双生日月饼”的事才不会发生,消费者才会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