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延枫
慈善超市进入广州已13年,但是大量慈善超市面临着“造血不足”等老问题,不少最终成为特困户物资发放点。(11月27日《南方都市报》) 在国外,慈善超市的经营主体是民间组织,以企业的方式运营。反观国内,慈善超市大多由政府和官方慈善组织主导,捐赠渠道过于单一,资金和经营方式容易受限。加上自身未能兼顾“慈善”和“超市”两个角色,很难走入市场化轨道,成为“特困户物资发放点”就不足为奇了。要想真正实现“慈善超市”功能,就必须改变政府运营管理的现状,依托社区、企业等主体,推行企业化的运行模式。只有将慈善与市场连接起来,慈善超市才可能长期良性运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