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蔺丽燕 秋天,不显山不露水地款款而来。感知秋之深情,秋之意蕴,是从夜半醒来,浅浅的凉意开始的。 告别火一样的盛夏,节气的帖子轻轻地翻过立秋。虽然每日温度不减,但秋天独有的那份薄凉,在晨光熹微之时,在月上柳梢之际,就会无声无息地流淌。 夜风拂过窗檐,有意无意地飘进来,消散了春的懵懂,褪去了夏的锋芒,圆融通透中,有溪水一样微微的凉意,浸入肌理,渗入骨髓。这就是初秋的风。在它的一笑一颦中,敏感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虫鱼鸟兽,包括在红尘里奔忙的人,忽然惊觉:是秋天! 天高云淡,山长水阔的秋天,常常让人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南,让人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累累硕果的秋天,常常让人想起田园里飞溅的欢乐。 境由心生。刘禹锡笔下的秋天:“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写给秋天的诗,多么意气风发,壮怀激烈。 有人这样解“愁”:离人心上秋。现在想想,之所以秋会滋生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愁情,只因为那时那地那些人,在深深深几许的庭院里,消耗掉了太多对生活,对人生的柔情,热情和激情。当灵魂里的精气神被磨损得面目全非时,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天轻轻触碰,哀怨落寞,感时伤逝的愁,就纷至沓来,不可阻挡。 但如果因为害怕“愁”而嗔怪秋之萧瑟,秋之无情,那就大错特错了。寒来暑往,春种秋藏,是季节,让我们看见自我生命的成长,聆听到岁月韶华惊艳绽放的动人之声。少了秋天,春天耕耘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正是秋天酝酿和催生的这份灵动的饱满,厚重的收获,让播种有了无限的期冀,让耕耘有了不竭的激情,让等待有了沉甸甸的价值。就如我们的人生,谁都会走向生命的秋天。悦纳秋天累累收获就意味着也要悦纳秋天渐渐萧索寒凉,荒芜寂寞。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不经过秋的路途,难以看到别有洞天的风景。换种眼光看秋天,换种心境悟秋天。慢慢地,就会发现,秋天原来就是一阙词,虽然少了平平仄仄,但骨子里的那份深情,那份执着,那份豁然开朗,永远美丽,永远动人,永远熠熠生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