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心灵憩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在秋天启程
婆婆的秋季养生菜
紫薇开,釉上彩
“吃货”精神
2017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货”精神



【时人讲古】
  □佟菲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其实,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之时,带着妻儿过起了归园田居的隐士生活。农忙之余研制出“东坡肉”,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一词:“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在仕途失意之时,苏东坡不仅吃得好,干得更好。他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千古传颂的美文佳句。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怀才不遇,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在给弟弟写家书时,并未宣泄任何不满和愤慨的情绪,而是细细分享自己独创的美食——烤羊脊。他不屑于和其他官员争吃打闹地买羊肉,只能从容不迫地买到一些羊脊。但他比那些买到上好羊肉的官员过得舒心得多。
  苏东坡花甲之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岭南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想念亲人不得见,唯一的福利是四季如春,可以品尝各色新鲜水果。苏东坡最爱荔枝,他在《惠州一绝·食荔枝》中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似乎全然忘了自己是个被贬官员,只是活在当下,醉心于荔枝流连口中的香甜滑润。
  无论人生境遇如何颠沛流离,他总能用达观者的态度认真地对待一蔬一饭、一箪食一瓢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