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心灵憩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珍爱那教师的名分
屋后的梨树
穿裙子的男老师
你不可能“路过孩子的全世界”
2017年09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不可能“路过孩子的全世界”



  □郭元鹏
  开学了,一位邻居竟要请年假为刚迈入小学的儿子陪读。她说:“开学半个月,我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盯着他养成好习惯。不然开头做不好,以后就很麻烦了。”
  开学季,从最近媒体的报道来看,陪读十分火热。如果仅仅是普通的陪读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陪读的方式越来越极端,不仅刚入学的小学生要陪读,即使是大学生也有家长陪读。
  我身边有一位家长,孩子上了幼儿园,她不仅亲自把孩子送到班级里,而且不舍得离开,必须等着孩子放学一起回家,有的时候甚至向老师提出要求,“要坐在孩子身边一起听课”。
  想起2016年有一则报道,某地一位父亲的陪读方式是:孩子到哪里上学,他就跟到哪里。为了陪着孩子读书,他甚至辞去了公职单位的职务,在学校附近租赁房屋居住做生意,以至于妻子一气之下离了婚。就这样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后来孩子到外地上大学,他也跟着过去了。
  这种极端的陪读方式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呢?这其实是糊涂的爱,极端的爱,会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某地一位大学生在北京上学患了感冒,还要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坐着飞机去送一盒感冒药。某地一位家长在孩子外出求学时买了100多双袜子,告诉孩子脏了就扔不要洗了。这是钱的问题吗?这是害了孩子啊。
  父母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极端的爱换来的只会是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最近有一首歌曲挺火,叫《我路过了你的全世界》,表达的是爱情真谛。而实际上,谁也不可能路过另外一个人的全世界,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
  极端陪读的父母,你也不可能“路过孩子的全世界”。爱孩子,就请放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