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川在对客运车辆进行检查。 |
|

|
|
刘川受交警父亲影响,从小喜欢警服 街头救助,酒驾夜查,春运坚守……对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刘川来说,成为交警不仅是他从小的心愿,更是一种传承与坚守。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刘川,成功考入交警部门,坚持了父亲常年所说的“责任感”。
警察父亲是榜样 5月18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正在新华路执勤的刘川,此时正是车流量早高峰时段,他站在路口中央挥舞着手势,指挥车辆有序通行。35岁的刘川圆圆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皮肤黝黑,帽子和身上都是被风吹落的尘土。 “我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上了交警这个的职业。”刘川说,他最深刻的儿时记忆,莫过于在市交警支队培训大队工作的父亲那一身威严的警服。每次见到父亲,他就禁不住伸手去触摸警帽和警徽。 除了进行机动车学员培训,刘川的父亲也会出外勤。有一次风筝会期间,刘川正好看到,执勤的父亲帮助一位外地中暑的老人。老人晕倒在地上,父亲扶着老人在路边休息,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水给对方喝。虽是一桩小事,却让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11岁的刘川隐约知道,这就是责任,在心中将父亲作为榜样和目标。 28岁终穿上警服 2011年,交警部门面向社会招聘,28岁的刘川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通过了潍坊市交警部门的社会招考,正式穿上了属于自己的警服。刘川十分开心,他和父亲终于拥有了“亲子装”。 2017年4月,昌邑市奎聚街道71岁的王先生骑电动三轮车和老伴去滨海区看风筝会开幕式,游玩时发现轮胎没气了,向执勤交警求助。刘川见两位老人没有吃饭,把自己的盒饭给了对方,用警车将电动三轮车拖到汽修厂后,刘川还帮王先生支付了修车费。事后,有人调侃刘川说,事事都有“老刘”当年的影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年的样子。”刘川曾这样对父亲说。对于自己救助的案例,刘川半是感慨半是得意地说,满屋子的锦旗就是市民对他和同事的最大肯定。 有时累得瘫床上 除了救助,交警每天面对的还是日常的执勤和坚守。刚入警时,不熟悉环境,如今,辖区14个路口和相关堵点刻进了刘川的脑子里。 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辖区内有潍坊市长途客运总站,每逢节假日,刘川与同事们必须要守护着这里。 “特别是春运期间,有时一天检查400余辆车,回到家瘫倒在床上就不愿意起来了。”刘川说,春运成为他们一年中最忙的时刻。 除了辛苦,刘川也会遇到“惊魂一幕”。2016年5月,刘川在奎文区樱前街虞河路路口参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一辆轿车见警察查车加速闯岗,随后狂飙想甩掉警车,结果进了死胡同。见撞击警车没逃掉,驾驶员弃车跑了近千米。最后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驾驶员才被控制住。 虽然辛苦,但见到道路畅通无阻,市民对自己工作认同,他会觉得特别满足。“冬天,我和同事在雪中清理交通线标的积雪的时候,或者暴雨天我们坚守执勤的时候,有市民给我们拍照,还发朋友圈点赞,那时候我就会觉得这份努力没有白费。”刘川说。 欠妻子蜜月旅行 刘川如今是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每天早上6时起床,为家人做好早饭后他就会出门,4岁的儿子还在梦乡,等晚上10时多到家,儿子已经睡了。“我儿子特别可爱,每次见到我就笑着让我抱,可上幼儿园后我就接送过一次。有时候在学校门口执勤,见到其他父母接送自己的孩子,心中既愧疚又羡慕。”刘川说。 “对于我妻子,我更是亏欠太多。当初结婚的蜜月旅行都没成行。年前走亲戚、买年货这些事也都是她一个人在做,其实她的工作也很忙。”说这些时,刘川轻轻叹了口气。 他说,自己从警7年以来,虽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拿到了很多荣誉,但他很清楚,自己的成绩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和付出,自己欠家人的太多,将来希望能补给妻子一个蜜月旅行。 文/图 本报记者 宋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