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节气后,昼夜温差增大。不少抵抗力弱的人群开始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如何做好防护,市卫计委专家进行了提醒。
防感冒 冷水洗脸洗鼻 秋季气温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黏膜上皮纤毛运动紊乱,功能失调,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此时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尤其在夜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要适当保暖。天气好的情况下要增加户外活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 平时要适当饮水,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强机体代谢能力。还可以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防糖尿病 管住嘴巴迈开腿 秋季凉爽的天气使人胃口大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绝对不能敞开肚皮大吃大喝,要管住自己的嘴。 首先要控制饮食结构,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保持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其次要多运动,即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体重。其次要进行病情监测,即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眼底和心电图等。 防胃肠病 合理饮食是关键 入秋后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气候变换,可能造成胃液分泌增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部疾病,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消化性溃疡在秋季尤为多发,胃溃疡患者呈现进食→疼痛→缓解的节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呈现空腹→疼痛→进食后缓解的节律。溃疡病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反酸、烧心、上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并发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长期的胃溃疡还可能发生癌变。 合理饮食是防治溃疡病的基础,溃疡病患者在饮食上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食松软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油炸或难消化的食物。症状的改善不等于溃疡的愈合,溃疡病患者不能因疼痛缓解而停药,需按疗程服药。 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