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心灵憩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人文潍坊

第02版
人文潍坊

第03版
人文潍坊
 
标题导航
今日暴雨
     知足的老兵
仰望星空
一个月
2019年08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月



  □杨立森
  一个月来,我感受不到喜悦,心中总是沉甸甸的,父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母亲陪着他。父亲的病情总不见起色,我的内心充满了焦虑。
  “不行,咱就转院,去更大的医院!”我这样愤怒已不是第一次了。其实我也明白,父亲这样的病即使换了医院,一样要住很长时间。医生态度很好,还请来省级专家为父亲诊治,方案换了好几套,可病情总没有太大变化。医生说:“这病急不得,有住到两个月的呢。”
  父亲住院其实也没太多事情,上午打几瓶点滴,下午再打点儿,其余时间,随意。母亲要晚上陪床,我们也准备休班陪父亲,可父亲坚决不同意,谁也不让留。
  其实,父亲的身体很硬朗,我同意了他晚上一个人在医院的决定,但要求父亲睡觉时将床两侧的护栏支起。父亲很生气,认为我们太担心他。母亲说:“如果你不支,我晚上就不回家。”两个七十多的老人竟为此拌起嘴来,连临床的阿姨都来劝。
  我说:“你不把护栏支起,即使俺娘回家睡觉,半夜也会醒来,她担心你呢。”父亲于是不再坚持,但脸上还是不服气的神情。第二天早晨我们去医院,床护栏还支着呢,父亲笑着说:“没放下,就是为了让你娘看看,别说我骗她。”病房中的人都笑了起来。
  那一个月,我似乎无喜无悲,心中只是沉沉的,除了工作,就是往医院跑。父亲不能吃硬的食物,只能喝小米粥,再就是打营养针。父亲的身体在一天天消瘦,等到一个月后出院时,父亲整整瘦了二十斤,几乎是皮包着骨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我、弟弟、还有两个媳妇轮流给父亲送着米汤。弟弟话语不多,因为我倒着三班,一旦没时间,弟弟总是一句话:“我去就行。”两个媳妇也是,在我们俩都上班时,就她俩去。我们这个家中,没有逆子,也没有恶妇,彼此互相体谅,在照顾老人上,从没有红过脸。
  我们有的只是着急,都盼着父亲能早点好起来,哪怕有一点点的起色也会感到心底喜悦。父亲整整喝了一个月的小米粥,可没有一句怨言,我们甚至都习惯了父亲的喝小米粥。忽然一天,我就想,如果是我,整整一个月只喝小米粥,会是一副什么样子?我能否做到一语不发?要知道父亲的胃是很健康的。
  我们每次见到父亲,他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甚至会跟我们开玩笑。有一天,母亲忽然对我说:“你爷今早晨流泪了,问,‘这病什么时候能好啊!’”
  我下定决心,如果再住一星期,还不好,就立刻转院。可奇迹就在这一星期发生了,父亲的病情竟好转起来,连医生都高兴,甚至开玩笑地“撵”父亲出院了。
  我终于感到了一丝轻松,整个身体都仿佛要飘起来,憋闷了一个月的肺泡随着我昂起的头舒展开了。我又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又呼吸到了空气的微甜,我又听到了母亲开心的笑声,我又看到了父亲发自内心的喜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