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日里坚持步行锻炼可以降低发生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缓解抑郁情绪和精神压力,还可以帮助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控制血糖和血压。市卫健委专家表示,平时步行,也要遵循科学规律。 循序加时间,渐进增步速:如果平常活动很少,开始锻炼时,可以设定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如每天15—20分钟的活动或两千步的活动量,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运动量的变化。 步行虽然最容易开展,对活动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足底疾病的人群,比如扁平足、跟腱炎的患者,如果突然心血来潮,进行长时间行走,很可能锻炼的效果没有达到,反而很快就会出现足跟痛等不适反应,会适得其反。因此,针对这些患者,要先咨询医生,确定是否能够参与行走锻炼。 此外,对患有心肺功能疾病的人群,行走锻炼有可能随着劳累感的出现而加重循环系统负担。所以,患有支气管炎、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患者,不可盲目参与运动,应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运动意见。 此外,走路的姿势也很重要。应选择平路进行锻炼。上身直立,不可弯腰驼背,双臂自然摆动,适当加快迈步频率,比“散步”要快,比“竞走”要慢。 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