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天军 儿时的冬天总是出奇的寒冷,大雪纷纷扬扬,不几天就下一场,屋檐下的冰溜子有一尺多长,冰窗花时常开放。 学校教室透风撒气,门窗像饥饿人的嘴巴,每个孩子的鼻子下面,都有两条小河,教室里的抱窝鸡炉子生上了,一时半会儿温暖不过来,只能跺脚取暖。 教室生炉子的活儿,多数情况下是安排当天的值日生提前到校轮流进行。可是,有很多同学都为生炉子犯愁,不仅因为要冒着严寒早到校,而且生炉子也是门技术活,有的人不得法,引柴用了一大堆,屋里灌满了烟,呛得人不能进教室。 有一年,班里转来一个孩子,他原是当地人,后来全家一起闯关东,如今父亲病了,于是又举家回到家乡。他的名字叫“都有”,可一看他那身穿着,就知道他家里境况——穷。 都有来了不几天,看到同学们生炉子不便当,便主动揽下了这活儿。老师自然乐意,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都有很会生炉子,几个玉米骨头就把炉子生着了,学生们到校的时候,屋里不仅没有烟,还暖烘烘的,炉子上还时常烤着一个玉米窝窝头,焦香的味道缭绕在整个教室。 再看看都有,鼻窝、手上都是灰,俨然一个卖炭的少年。大家都表示对他的感激,而他只是淡淡笑一笑,算是对别人的回礼。 都有的学习成绩不好,几次考试都是末了。 一次考试,都有还是原地不动。这回,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都有基础太差,连起码的字都写不对,希望多努力,把成绩提高一些。面对老师的批评,在一旁的都有脸红红的,两只手不停地搓着上面的煤灰。 一时间,我觉得老师说的有些严厉了,毕竟他转来才不长时间,况且因为地域差别,学过的内容也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因为都有,我们教室里有了更多的温暖。 快要期末考试的一天早晨,大地一片洁白。当我们踩着雪嘎吱嘎吱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却发现老师在生炉子。老师说,都有年前不能来上学了,昨天晚上他父亲犯病,他陪父亲去诊所,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滑倒,脚踝骨折。 我心里一惊,看到教室外的皑皑白雪,看到一个贫穷家庭又雪上加霜,第一次开始担心除了自己家人之外的另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都有,愿他什么都好,什么都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