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银铃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痴迷根雕 六旬老人让枯木重生
老人摔倒后怎么正确爬起来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订立一份遗嘱?
2020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痴迷根雕 六旬老人让枯木重生



  68岁的王洪祥家住寿光市孙家集街道河崖王村,20年前初次接触根雕便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已制作了上百件根雕作品,他用满腔的热情,把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文/图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过根雕结识不少好友
  走进王洪祥的家,犹如进入一个小型“根雕博物馆”,书架上、窗台边,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根雕。身姿婀娜的美人、老态龙钟的长者、展翅翱翔的雄鹰……这些根雕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王洪祥是一名蔬菜技术员。说起如何与根雕结缘,王洪祥说,他小时候就很喜欢画画,但没有系统学习过。2001年,他到了新疆的马兰,为当地农户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平时休息时就会到当地一些大峡谷或山沟里去游玩。“那里有很多腐朽的树根造型各异,我很喜欢,便捡回去仔细观察,有了做根雕的想法。”从此,王洪祥就与树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到处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开始自学根雕这门技艺。
  因为工作原因,王洪祥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出差,每到一处,他都找机会寻找当地一些有特点的树根。“每到一个地方,我不仅把自己的蔬菜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还会通过根雕这门技艺结交朋友,如果有人喜欢我的作品,我就送给他们,他们也很高兴带着我在当地游玩,可以说我的好友遍布全国各地。”王洪祥笑着说。

追求“原生态”,根雕制作最难的是构思
  近20年的时间里,王洪祥制作了上百件根雕作品,每一件都精雕细琢、惟妙惟肖、寓意深刻,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王洪祥的第一个作品是“打篮球的乔丹”,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个作品不太成熟,但当时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第一眼看到那个树根就感觉它很像一个人在打篮球,加上我又喜欢乔丹,便把它雕刻成正在打篮球的乔丹。”王洪祥说,他最喜欢的作品是“爆炸的蘑菇云”,因为这个树根是他在马兰捡到的,而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根雕作品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王洪祥表示,现在他年纪大了,很少到外地去了,便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根雕雕刻技巧上。他认为,根雕制作最难的是构思,要根据树根本身的形态决定做什么,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形、自然之美。从选材到立意再到动手制作,都是经过无数次推敲雕琢才能完成的,之后经过打磨、刷漆、上光,直到把这些平平无奇的朽木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虽然过程繁琐,但是王洪祥乐在其中。
办起展览馆,想结识更多爱好根雕的朋友
  王洪祥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支持他制作根雕。去年,王洪祥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放置根雕作品,并在村里办起了展览,吸引不少村民来参观。
  “有时候有一些外地市民慕名而来,当他们看到这些根雕发出感叹时,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很有成就感。”王洪祥坦言,他已年近七旬,根雕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他觉得应该坚持下去,并且做精、做细。
  如今根雕已经成了王洪祥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每天早上5时起床,吃完早饭后他便开始琢磨这些树根。“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是我人生足迹的见证。”王洪祥觉得根雕已经成为自己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到他的小型根雕展览馆来参观,结识更多的爱好根雕的朋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