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一不留神可能造成擦伤、刮伤、割伤等。伤口大小、严重程度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小伤口。一些小、浅、出血少、不需要缝合的伤口,适合用创可贴,可吸附渗液、加压止血、保护创面甚至是杀菌。创可贴至少一日一换,沾水或弄脏了也要及时更换。伤口贴创可贴前,要做好清创、消毒准备:确保伤口无尘土等污物残留;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打圈擦拭到伤口外周3~5厘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并不适合冲洗破损的伤口。 大伤口。如果伤口很大很深,除了做好清创,最好用干净卫生的纱布等盖住伤口,去医院进行清创、消毒、缝合包扎,以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避免细菌感染和破伤风杆菌感染。此外,很多人觉得受伤之后不应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可以更快愈合”,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事实上,在早期伤口处保持湿润环境、覆盖纱布或绷带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和感染风险,并且可能减少瘢痕形成。 烫伤。不慎烫伤后,千万不能用牙膏、酱油、大酱、肥皂等“偏方”来处理,这样可能会留下瘢痕和色素沉淀。正确处理方法是:冷水冲洗或浸泡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和红肿;如果只是局部皮肤泛红,没有大的破损,可以选择涂抹烫伤膏;水泡小且少时,为避免感染,不要戳破水泡,等它们自行吸收;水泡大到可能引起摩擦疼痛时,可以去医院把水泡液抽出来再包扎好;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是比较严重的烫伤,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处理。 本报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