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九曲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乡村振兴潍坊先行
 
标题导航
樗树的怀念
入伏面
母亲的大碗茶
马玉香的病
2021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伏面
        



    白龙刚
  每到一处陌生的街镇,习惯先留意这里的各种餐馆。最多的总是面馆,兰州拉面、牛肉板面、抻面、手擀面、山西刀削面……面条确是一款普惠的大众主食,是所有群体都能接受的餐品。少则几块钱,多也不过十多块,一碗汤汁浓郁的面条,连吃带喝,不但能让腹胃充实,还可在面与汤里品咂出诸多意想的风情。
  喝一口兰州拉面的汤汁,心神便在草原戈壁驰骋飞扬;牛肉板面的特色应该是面条上的红尖椒,色泽光鲜,香辣诱人;吃过一次山西面,不知是否正宗,只记得店面不大但很洁净,至于面的风味,无异家常面,脑海里却总浮现出一个正直睿智的寇老西儿的面孔。
  同是一碗面,在不同的场合又会吃出不同的情愫。逢喜事吃面,叫喜面;过生日吃面,是寿面;还有一种节气面,叫“伏面”,即入伏那天吃的面。
  伏面来自民俗,当然随俗。家乡的伏面没有特定的汤料和浇头,新麦粉手擀的面饼,刀切成条,佐面的菜肴或汤汁全由农家菜园里自产自销,西红柿、扁豆、茄子……随手摘来,或炒或煮,都是很好的浇头。即便没有菜,蒜泥也是上乘的佐料。白白胖胖的蒜瓣放在蒜臼中加少许盐,捣成蒜泥,不加酱油和醋,只有最质朴的蒜的辛香。过了冷水的面,加一匙蒜泥,拌匀,是最具乡土味道的伏面。
  没有空调的年代,伏面多用于晚饭。日头没了,暑气渐消,扫净的院子略泼些井水,暮霭里便升起些许凉意。艾草的轻烟驱赶着蚊子。放好饭桌,桌上凉透的开水盆只等面条出锅了。过了凉水的面条不再烫,温和适度,适合大口吞咽,单从那粗放的扒面声便可听出面有多香、多韧、多丰满。一碗面下肚,舒坦,满足。
  伏天吃面发汗、祛病消灾,据说是吃伏面民俗广而泛之的因素之一。我也多次向上年纪的老人打听过,他们的理解更为直白:“伏面”即为“福面”——吃面有福,福运绵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