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胜林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这是咏杏花的诗句。刚暖几日,棉衣未及脱,街尾那棵杏树,花便开了。春阳里,洁白一树。 疫情防控,居家。孩子上网课。老师授课声,学生读书声,奋笔疾书声,每日都充盈着房间。不敢弄出杂声,偶尔,可以和儿子一起听听课。 听老师讲《桃花源记》,那个“落英缤纷,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让人向往,也让人心灵安宁。也听《核舟记》,径寸之木,雕出大千世界,不由感叹古人技艺“灵怪矣哉”。《关雎》呢,在老师一遍遍的吟诵里,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 窗外,春燕成双,在阳光里飞舞。 闲时间多起来。闲,可读书。书架上随意抽本书,坐沙发上,一页页翻看。翻开书,书香盈鼻,温暖萦怀。 书要慢慢读。再读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在他干净优美的文字引领下,和他一起在桃源转水路,经辰州、泸溪,过保靖、茶峒,回到他的家乡凤凰。一路有绝妙山水,更让人领略了湘西的风土人情。湘西,是沈先生朴实纯净的故乡,是他如梦如幻的世外桃源。人沉浸书中,听不见了书房读书声,听不见了屋外燕子歌唱声,心情是清澈透亮的。 张爱玲的文字是冷峻的。她的《半生缘》,世钧与曼桢的爱情故事牵动过多少人的心。读到小说结尾,世钧与曼桢多年后重逢,曼桢一句“我们回不去了”,总让人怅然。时过境迁,人生难得是圆满啊。 读书间隙,站门口看看街景。杏花早落了,该是“花褪残红青杏小”了。桃花开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个春天,榆钱儿也挂满了枝头,鲜绿明亮的榆荚。 多美好的春色,多美好的诗句。那就读读唐诗宋词吧。茶几上放本,枕头边放本。可以沏一杯茶,感受诗人笔下绚烂浓郁的春天。“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落尽梨花又春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读书不觉已春深。这个春天,因为有书相伴,日子从而过得充实沉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