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璩存峰
“既生瑜,何生亮”本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周瑜对自己才华比不过诸葛亮的一种叹息。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林黛玉在小说第三回进了荣国府。薛宝钗随后在第四回就随母亲和哥哥进了荣国府。林黛玉来得光明正大,有姥姥的邀请和前来迎接的仆人。而薛宝钗前来则是因为哥哥躲避一桩人命官司。 第五回写道:“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宝钗不来,黛玉集荣宠于一身。宝钗的出现,黛玉的关注度就会降低,众人对她俩就会有一个比较,事实亦如此。为此,黛玉郁郁寡欢。 其实,黛玉大可不必有“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想法。应该像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你有你的美,我有我的美。各有千秋,彼此欣赏,互相成全,成就彼此。这样,岂不更好?何必非得分个高低,一较高下?更不可以,为了迁就别人,而改变自己。因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存在即合理,相信自己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