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悦东
一股冷空气影响潍坊,降温和降水还在赶来的路上,我便如约接到了母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提醒及时添加衣物,谨防感冒。几十年来,每逢天气变化,总能收到母亲的叮嘱,在莫测的风云里,始终有她对儿女的挂念。 打小就记得母亲总惦记天气。那时,农村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包了几十亩地。天晴好收割,下雨易栽种,风调雨顺就有收成,就有好日子。 随着我和妹妹长大,母亲的天气字典里又多了内容:天冷时,提前准备好厚衣服;下雨天,出门递上雨伞;早上雾天,反复念叨过马路要小心;晚上结冰,多次嘱托湿滑路面要慢行。如今想起那些琐碎,依然暖意萦怀。 20多年前,我入伍到海南三亚,母亲关注的目光也聚焦到那里。每天,不仅三亚的天气预报必看,连南海海域的海洋预报也盯着不放。无论是海南有台风,还是三亚有暴雨,母亲的天气预报总能跨越大半个中国抵达南疆。 那年,母亲听说我要回家探亲,高兴地将房间扫了又扫。深夜,母亲亲自去车站接我。当那个自己在天气预报里天天关注的儿子站在面前时,她一句话也没说,布满皱纹的脸上,眼眯成了一条线。刚进家门,母亲便说:“南方潮湿,北方干燥,先烫烫脚解解乏。”我坐好正要脱鞋,母亲伸过手来,像小时那样帮我脱袜子、挽裤腿。那一刻,母亲看到了我在部队摔打腿上留下的伤痕,那双粗糙的、布满老茧的手在伤疤处不停地抚摸,泪珠不由地落了下来。母亲深知,尽管部队的生活苦累,但不能把孩子拴在身边,他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2008年6月和2010年7月,我两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母亲的目光又追随到了万里之遥的非洲。即使经常发邮件和微信交流,她还是有操不完的心。家里醒目位置挂着的世界地图上,阿联酋的迪拜,伊朗的德黑兰,苏丹的喀土穆、欧拜伊德,南苏丹的瓦乌、伦拜克、朱巴等地破损严重。父亲说,那些我转机和工作的地点被母亲摸了一遍又一遍。 2018年,我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母亲来潍坊照看孙子。接下来的三年时间,是我们母子30年来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虽然母子天天相见,我也已40多岁,但每次出门,母亲仍然叮咛,有关天气、有关工作、有关身体…… 天之大,唯有母爱完美无瑕。人生的旅程,天气变化难以捉摸,但在母亲的天空,唯愿都是儿女的艳阳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