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生活札记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青春不散场
母亲的天空
麦浪涌金杏儿黄
杜鹃啼时夏方至
2022年06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鹃啼时夏方至



  □陈翠珍

  “望帝春心托杜鹃”,那一只杜鹃,从两千多年前的传说,一直啼叫到今天,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啼叫,在唐诗宋词里啼叫,在关汉卿的元曲里啼叫,在李时珍寻百草的田野中啼叫,在纳兰容若的行军旅途中啼叫……
  或许飞得太过久远,杜鹃鸟已经不畏孤独。万物复苏时,清晨的一窗鸟鸣,唤醒熟睡之人。那些小小的精灵,叽叽喳喳地跳跃在草丛或枝头,寻觅着喜欢的食物,偶有路人走过,它们就展翅而起,成群结队,迅速藏匿。而那一只杜鹃鸟,却不融入这种喧闹,它一如既往地姗姗来迟。它只为夏天而来,唱响那首两千年未变的经典曲子。
  夏渐浓时,天空就会传来婉转的“布谷,布谷”的叫声,那是熟悉的杜鹃鸟的叫声,人们都叫它“布谷鸟”。前两年刚入夏,我们听到了另一种鸟鸣,很像布谷鸟叫,却又不同。发四声,声若“割麦割谷”,高昂清脆,且独来独往,叫声昼夜不歇,似乎在寻觅什么,提醒什么。
  清晨,人们只要听到那声鸟鸣,都会停下脚步,循着声音,仰望天空。透过路两边葱葱郁郁的杨树斑驳的树叶间隙,人们急切地寻找那只鸟的影子,却遍寻不见。大家慢慢接受了它不露面,只在天空啼叫,颇具王者风范。我们也曾互相追问,这是什么鸟,却没有人说得出。
  偶然一次,看一本观鸟的书,才知道这竟然也是杜鹃鸟——四声杜鹃。全世界的杜鹃科鸟类约136种,在中国大约分布着20种。我们经常见到的杜鹃鸟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布谷鸟”就是大杜鹃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蜀人见鹃而思杜宇,故呼杜鹃。说者遂谓杜宇化鹃,讹矣。鹃与子规、催归诸名,皆因其声似,各随方音呼之而已。其鸣若曰“不如归去”。李时珍记录的杜鹃鸟,便是听到的声若“割麦割谷”的四声杜鹃鸟。
  千百年来,杜鹃鸟成了人们最喜欢的鸟类之一。“不如归去,春山云暮。”“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都是文人墨客对杜鹃鸟的表白。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们把杜鹃鸟规律而有节奏的叫声装进钟表,制成木质挂钟,取名布谷钟,可见欧洲人对杜鹃鸟的喜欢。杜鹃鸟善飞,是典型的夏候鸟。
  杜鹃啼时夏方至。一刹那,杜鹃已经飞过两千年。走过遥远的路,唱着千年不变的曲,杜鹃鸟一直没有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那是它一生不变的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