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标题导航
怪举报者心态有问题监督者心态更有问题□林荣耀 
让“最美”的人与事蔚然成风□新华社记者 涂洪长 
孩子给洗脚家长泪何来□舒爱民 
扶贫,先扶正某些干部的心
让“最美”的人与事蔚然成风□新华社记者 涂洪长 
勿以“保护”的名义歧视艾滋感染者□张楠之 
少年冠军“失足”,教育不能“失手”□张兰军 
2011年10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最美”的人与事蔚然成风□新华社记者 涂洪长 



  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和获救女童妞妞康复状态良好,日前双双出院。人们既感叹“爱的世界里没有力学”的生命奇迹,更被那份崇高助人精神所感动。德以人传,德以行践,种种“最美”的人和事,有如一道道温暖的精神光束,照亮了我们对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殷切期待。  
  美德的力量凭借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而闪闪发亮:大雨天,一位苏州姑娘为大街上陌生的乞丐默默撑起一把伞;面对溺水老人,一位过路的白衣天使主动为其做人工呼吸后悄然离去;一位普通农妇以“顺风车”带上邻居老人,发生车祸后,遇难者家属四次拒绝对方的赔偿,上演“以德报德”的佳话……一个个不经意闯入我们视线的“最美”形象和温暖细节,让人们重拾对当下道德现实的信心,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好人有好报”。
  进入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类似“老人摔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屡屡出现,对道德滑坡的焦虑和指责呈上升趋势。但不管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变化,见义勇为、扶老携幼、扶危济困、亲善友爱、诚实守信等优良道德素质不应被贬斥和抛弃,因为没有人愿意置身于一个自私、冷漠的社会环境中。诚然,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不断爬坡、与时俱进的过程,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需要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需要公共服务部门和公职人员加强道德自律;需要司法、行政和社会个体的戮力同心;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