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标题导航
痛哭四十分钟,局长为谁飙泪
倒下的老树是公器良心的试纸
国庆假期需要更多“免费午餐”
讲究关怀艺术,善行才能结善果
应该对违规探险行为追究责任
殡葬回归公益道路还有多远
2011年10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倒下的老树是公器良心的试纸
□堂吉伟德 



  近日,广西北海客运站门前一棵老树被台风刮倒,4名学生被砸伤,因车站与绿化部门都认为此事不应该由自己负责,受伤学生无法得到赔偿。目前树木管理存在漏洞,两部门仍各执一词。  (10月3日新华网)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前不久,重庆沙坪坝区主干道石小路黄桷湾处上方边坡因雨垮塌,垮塌点距离民房不足1米,给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造成极大安全隐患,但事发近两个月却无人问津,国土部门,市政部门,区政府办综合科、信息科,街道办,五个部门五种说法,各讲各的理,各说各的非,踢来踢去,问题又回到原处陷入死结。
  问题当由谁来解决?纸面上的职责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却是无限的,这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了的。此外,按照“首问责任”的原则,无论是车站还是园林局,或者绿化站,都应当将问题交由可以处理的部门,协助解决,在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其具有优先解决的义务。让人忧心的是,面对受伤的学生,相关部门的态度如此推诿,那么平时是如何管理就不难理解了。一起安全事故居然无人理睬,那天天喊在嘴边的“安全第一,消除隐患”的口号则是讽刺。
  有问题就推,有利益就抢,几乎成了一些部门无所作为的共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部门利益化下,服务意识的淡薄,服务宗旨的背离。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民生小事本来并不困难,解决起来也不费事,但由于相关部门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够,推诿扯皮,心里打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小算盘,结果问题越拖越久,民怨越积越大,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把小情绪拖成了大埋怨,一些群体性事件由此产生。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不作为的“人祸”所致。
  由此及彼,很多社会乱象,都可以由此找到答案。比如存之日久的黑出租现象,车站、派出所、交管等各有其因,纵容存在,其背后无非就是潜在的利益链条;比如令人谈之色变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个毒豆芽事件,找来找去,结果居然没有一个监管责任者。想想造假贩假行为没有设栏,自然就会横行无阻,毫无顾忌。其他如弱者帮扶、社会救济等关系民生的问题,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事不归我管”。
  一地之下,部门林立,居然“没人管”,这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政府公信不是唱在口号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上。勿以善小而不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要知道,大树倒得起,人心伤不起。公权部门每一次不作为的“借口”,都是在自我抹黑,这不但会让群众心寒,还会损伤政府的形象。在此奉劝那些喜欢“踢皮球”的部门,别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