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阶梯电价实施日期的临近,不少家庭开始担忧电价调整后是否会增加自己的日常生活支出。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电费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很低,根本没必要计较电价波动,电价调整后所多差出的钱无非是多叫一个菜少叫一个菜的事。 (5月10日《深圳晚报》) 居民之所以担心电价调整后会增加生活成本,最终担心的还是因为生活成本的上涨而导致生活水平出现下降。而这位副理事长给出的“少点一个菜”的建议,恰恰印证了居民的这种担心,因为电价调整之后,居民外出吃饭的时候,就不得不少吃一个菜,这不正是生活水平下降的表现吗? 更加严重问题是,周大地的建议,只适合那些有能力和条件外出吃饭的人,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一年难得外出吃顿饭的人而言呢?这个“少点一个菜”,就不得不置换为“少穿一件衣服”“少买一双鞋”,甚至是“少吃一次肉”。当电价调整之后很多家庭不得不付出“少吃一次肉”的代价,请问这位副理事长,这其中的滋味,难道还是外出吃饭时“少点一个菜”那么轻松吗? 更何况,目前价格调整的,除了电价之外,还有水价,燃气价格,这里也“少点一个菜”,那里也“少点一个菜”,你还让老百姓吃饭不?反过来说,既然是阶梯电价,就应该有升有降,那为什么不能让多数家庭因为电价下调而在外出吃饭的时候能够“多点一个菜”呢? 由此可见,这位副理事长的“少点一个菜”理论,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客观而言,实行阶梯电价,确实有现实必要性,但是作为民生必需品,必须考虑其对大多数家庭,尤其是城市低收入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像现在这样,还没真正实行,就被公众指为“只升不降”,成为电价上涨的一个借口,那无疑是背离民生宗旨的,有与民争利之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