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妈万岁,送礼物全场5折起”、“相约母亲节,团购幸福”,母亲节临近,商场内各种相关促销再次进入人们视线,有业内人士指出商家采用的是“泪点”促销手段,民俗专家则认为商场买礼物,不如多和母亲说“废话”更让她们开心。 (5月10日《黔中早报》) 母亲节给母亲点礼物,表达一点心意,为人之常情,并无不妥。但必须知道,送礼只是添头而非必然程序,对于母亲的关心,必须从广义上去理解。在母亲节这个特殊日子里,其情感表达和孝心传递,应当只是强化而非“一劳永逸”,其只能起“锦上添花”,以及“抛砖引玉”的作用,功夫还应用在日常,体现在细微之处。 有媒体曾经做了一个互动平台的活动,随机对36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做了一个小调查,看看作为子女的我们对妈妈了解多少。在接受调查的36位读者中,有61%的读者不了解妈妈最近的身体状况,39%的读者不知道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还有28%的读者在妈妈生日的时候,还没有对妈妈说过“生日快乐”。如此语境下,送礼场面的火爆更像一种反讽。如果一个人,连母亲喜欢吃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都不知道,节日期间送再多再贵重的礼物,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在这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母亲缺的不是物化的礼品,而是情感的礼物——她们不需要用礼物来虚假的煽情,更需要“常回家看看”的行动,听听她们说“废话”才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