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南京6月3日电 备战高考的学子这几天进入紧张的最后冲刺阶段,为了让孩子考出理想成绩,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在“进补大餐”上动足了脑筋。江苏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群提醒,考前一段时间最好不要让考生“尝鲜”或“大补”。 李群说,考试前营养总原则是要注意均衡饮食,食量适中,不要去吃平时不吃的食物,比如野味、海鲜、路边摊,以防食物中毒或过敏。考前“进补”也不可盲目,比方说甲鱼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价值既丰富又全面,是理想“滋补品”,但甲鱼性热,且夏天本来就很燥热,有些体质的人如果经常食用会很容易上火,还会出现流鼻血、头痛等症状。 一些家长给孩子买了不少保健品,李群表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比如贫血的孩子,如果补充了含铁高的营养品,可以增强记忆力、增强免疫力。但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就不一定要选择营养品。 此外,家长可以在考生饮食中增加一些富含脂质、磷脂的食物,比如黑芝麻、核桃仁、花生、小米,鱼类、蛋类、肉类,还有红枣、玉米、香菇、金针菜、海藻类等,对增强记忆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