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广而告之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北大的宽容用错了地方
电子书包不是“减负”的法宝
2元火车票让公众稀里糊涂□江德斌 
救人后“自我表扬”是在传递社会正能量□前溪 
2012年1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大的宽容用错了地方



万夫
  北大的这种替死鬼身份,也不是偶然的,各种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让教育的尊严与原则几乎被糟蹋干净,人们习惯于他们不遵守原则,习惯他们不走寻常路,于是,才有他们突然很有原则,非但没有迎来一片赞扬,反倒落了个一地鸡毛。
  日前,旅华日籍学者加藤嘉一就日媒披露其履历造假一事道歉,承认自己伪造被东京大学录取等简历。10月31日,北京大学表示加藤嘉一是通过录取考试才获得北大学生资格,加藤是否在东大录取事情上说谎,不影响北大对其录取以及最后的毕业结果。
          (本报今日A23版)
  北大此言一出,果然是一片哗然,很多人都不禁感叹,北大竟然连一点原则都没有了?人家都承认自己在造假了,北大还表现的如此宽容,是有容乃大?还是过度纵容呢?其实,北大的这个姿态,正是当下教育的真实写照,北大非但没有失去原则,反倒是在坚守,非常执着的坚守。
  人家北大说了,我们录取是看分数的,这多么贴切啊,我们的教育不就是将分数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吗?谁看到过,哪个大学录取学生,像录取公务员那样,还得具备是否有过犯罪记录之类的条件呢?也就是说,不管你人品多么好,如果考试分数不够,照样不予录取,当然这是普遍情况,要是有个不同的家庭背景,那另当别论。这就是规则,多年来,我们教育定下的规则,人家北大这么做,何错之有呢?
  人们如此激动地将矛头对准北大,无非是将北大当成了中国教育的缩影,把一切对时下教育的不满情绪,统统发泄到北大头上。可是,我们发泄过后,会发现,就算北大屈服了,又能改变什么呢?它何尝不是一个受害者,它何尝不想录取那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如果北大在录取学生上考察祖宗十八代,会不会又遭遇更严重的鄙视与质疑呢?这就是时下教育最尴尬的现实,北大这次算是当了一回替死鬼。
  当然,北大的这种替死鬼身份,也不是偶然的,各种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让教育的尊严与原则几乎被糟蹋干净,人们习惯于他们不遵守原则,习惯他们不走寻常路,于是,才有他们突然很有原则,非但没有迎来一片赞扬,反倒落了个一地鸡毛。所以,对于加藤嘉一造假一事,需要的不是讨论这个人的品德是否高尚,也不需要质疑他如此造假的背景,我们真正需要深层次思考的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到了那种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地步,为什么到了让人几乎无法容忍或者宽容的地步。
  加藤嘉一造假,人家承认了,可是我们的学术造假又有几个能像加藤嘉一那样,勇于直面现实与尴尬呢?从这个角度说,只认分数的北大没有资格录取加藤嘉一,因为现在是加藤嘉一在给北大乃至时下的教育现状上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