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每年2700亿公路罚款都去哪了
网络需要宽容而不能纵容
“拒绝”比“跪劝”更值得重视
拿什么拯救
2012年1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比“跪劝”更值得重视



  □木须虫 

  12月20日,漯河市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8摄氏度。漯河市民政、公安、卫生系统人员随即针对街头流浪人员开展紧急救助。由于一位流浪老人拒绝救助,带队的漯河市民政局长戴友良单膝跪地俯下身子劝说老人,老人被感动,随后被抬上救助车拉到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妥善安置。
         (12月22日《大河报》)
  民政局长跪劝流浪老人接受救助,以其特定的身份与角色,当成职务责任的解读似乎更合理,在其位谋其政,对于流浪人员的救助,是民政部门的职责,自然也是民政局长的责任。面对不愿意接受救助的老人,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当然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反复劝说无效,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确保老人的安全,也有合理之处,相信公众也能理解。民政局长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跪劝的方式,看似放弃尊严,但释放的是人性味道,让职务的外表有了更多人间烟火的温暖,所以老人感动,愿意接受紧急救助的安置。
  让流浪人员的救助富于更多的人性关怀,当然值得称道,但是这样的关怀不是来源于制度本身的温度,而靠施救者自身的本能给予,不免缺少了“恒温”的成色。民政局长跪劝的前提是“拒绝”,流浪人员在风雪之中饥餐露宿,求助尚且不及,为何还要拒绝主动的救助?想必不能简单归咎于流浪人员的矫情。就漯河的救助行动来看,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目的很简单,就是给予流浪人员一个不冷的栖身之所,有很明显的临时与突击的倾向。
  “拒绝”比“跪劝”更值得重视。流浪人员流落街头,或是被家庭抛弃,或是患有精神疾病走失,或是乞讨谋生,或是贫困无助,不同类别的流浪人员,需要不同的救助方式,即公共管理、政府救济、社会公益的持续关怀。最近,贵州毕节五名儿童闷死垃圾箱和郑州两名农民工先后死在天桥,两起悲剧将流浪人员救助机制的缺失无限放大。
  如今,严冬四处侵袭,像河南漯河市的紧急救助行动,不让流浪人员冻死街头,是流浪救助的当务之急。但是,不让流浪人员冻死街头,不是流浪救助的全部,更不能当成救助的季节活儿,随着温度升降起伏不定。流浪人员救助需要制度与机制凝聚更多人性的温暖,给予流浪人员更持久更常态的辐射。相反,靠民政局长“跪劝”来补缺,再多的感动也苍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