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新年那些事儿·乐章
 
标题导航
“各扫门前雪”其实是一种美德
“限行通行证”实为“特权证”□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富婆环卫工”为暴富者上了一课□李帆 
“闪招”背后是“萝卜的烦恼”□邓海建 
2013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扫门前雪”其实是一种美德



□韩镇 
  连日雨雪大风天气后,除了整日忙碌在街头的市政环卫工人在扫雪,很少看见有单位或临街商铺组织人员出来扫雪。有人说,扫雪是环卫工人的事。其实保证雨雪天气后的交通通畅,是在保证我们自己的公共利益,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社会公德。

  2013年1月2日,距离2012年12月27日晚的降雪已过去6天,可大雪的“后遗症”却依然存在,城区部分路段的积雪未及时清除导致路面成了“溜冰场”,地面变得奇滑无比,乘车难、骑车难、开车也难,而且形成了安全隐患,此次雨雪给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似乎还远远没有结束。
            (本报今日A6版)
  “各扫门前雪”出自宋朝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作“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为后半句“莫管他人瓦上霜”,“各扫门前雪”也就成了一部分人自私懒惰的代言。但就是这几天潍坊的连日雨雪大风天气,却让我们感受到,“各扫门前雪”应该是社会提倡的美德,应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
  连日雨雪大风天气后,除了整日忙碌在街头的市政环卫工人在扫雪,很少看见有单位或临街商铺组织人员出来扫雪,潍坊城区各主道路纷纷结冰,道路犹如盖了一层镜面,再经无数汽车的碾轧,湿滑的雪冰成为巨大的交通隐患。
  奎文交警大队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12年12月27日晚—28日上午的十个小时内,奎文区就发生雪冰所致事故40余起。虽然积雪未能融化的一个客观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遮挡了融雪的阳光,但城市化的加快也越来越考验着市民的道德素养和城市文明,不然,为何连“各扫门前雪”这样的基本公德都没有做到。
  有人说,扫雪是环卫工人的事。是的,据报道,2012年的这最后一场雪,潍坊市政部门出动市政环卫工人2000多名和1000多名干部职工组成的11支除雪防冰队,才保证了道路的基本畅通。就是这些月薪只有千元左右的环卫工人,无论风雨雷电都辛勤工作在马路上,这次扫雪也不例外。而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家门口和门口前方道路上的积雪扫除呢?
  事实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各扫门前雪”,别人家屋顶上的霜还真不用考虑了。有人在充分享受到了公共设施和公共利益后,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这份公共利益尽到责任,就说扫雪,这不仅仅是环卫工人的事情,保证雨雪天气后的交通通畅和正常社会秩序,也就是在保证我们自己的公共利益,这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情,更应该成为每一位公民应尽的社会公德。从这个角度讲,“各扫门前雪”其实真的是一种社会美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