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西流
广东揭阳榕城区民政局被微博曝出“借孤儿”的不当言论被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关注。舆论面前,当地民政官员百般狡辩,先称“不是借孤儿实为协商接收弃婴”,继而又谎称“借孤儿”是一个临时工的个人行为,与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无关。 (1月13日《羊城晚报》) 兰考一场大火,烧出了当地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也烧出了各地对建立救助安置孤儿机制的重视,更烧出了一些地方“平时不敬香,临时抱佛脚”的窘态。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广东揭阳榕城区民政局官员居然厚着脸皮去找寺庙“借孤儿”。岂料,以扶孤济世、普度众生为己任的寺庙方丈,断然拒绝了官员的无理要求,宛如掴了弄虚作假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以说,当地民政部门官员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非但未能借来孤儿“给领导看”,反而让这个见不得人的“小动作”被媒体曝光。在“借孤儿”事件有微博、有图文、有证人、有真相的情况下,当地民政部门官员不仅不知错悔过,反而百般狡辩,先是辩称“不是借孤儿实为协商接收弃婴”,继而又谎称“借孤儿”是一个临时工的个人行为,与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无关。殊不知,如果不是受单位指派,一个临时工去“借孤儿”干什么?出了问题,就让临时工去“背黑锅”,可见,当地民政部门推卸责任的手法,仍然缺少“创意”。 事实上,如果当初不是“借孤儿”,而是“协商接收弃婴”,想必紫峰寺方丈师父不会拒绝民政部门的美意。毕竟,对于孤儿来说,来自政府的救助远比民间个体的收养更有保障。然而,民政部门“借孤儿”,并非是真正对这些孤儿实施有效救助,而是将他们当成蒙蔽上级的“道具”;既然是“借”的,用完了这些孤儿将会还给紫峰寺。由此暴露出,当地收养孤儿的福利院形同虚设,孤儿救助机制尚为空白。可见,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孤儿的救助,还比不上袁厉害、方丈师父等这些民间个体的爱心行动。 问题是,政府的孤儿救助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广东揭阳榕城区民政部门这样用“借孤儿”的方式弄虚作假,去制造虚妄的政绩。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讲,“借孤儿”迎检的危害,并不亚于一场兰考火灾。面对外界的质疑,当地民政部门与其找多种理由来“澄清”,不如亡羊补牢,扎扎实实地把孤儿救助机制建立起来,对紫峰寺及社会上的流浪孤儿进行集中收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