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广阔 春运期间,记者搭乘部分动车体验吃饭问题,10元盒饭断供、8元八宝粥断供、方便面没有,工作人员解释称早就卖完。有乘务员则称,有15元的方便面,你还会去买40元的盒饭吗?2011年年底,铁道部要求要保证旅客列车有2元以下矿泉水、15元以下盒饭等供应,且不得断供。(1月29日《现代金报》) 低价盒饭“早就卖完了”,这个回答似乎很平常,看不出什么破绽来。但是记者的实地调查却显示,这句寻常回答的背后,其实暗藏玄机和乾坤。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列车上提供的盒饭,价格分为不同的档次,最高的40元左右,最低的10元左右,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10元的盒饭只有一份两份,甚至说15元一份,20元一份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最高价格,即40元一盒的。 而对于绝大多数乘客来说,坐火车吃饭只求填饱肚子,所以都愿意买低价的盒饭,如此一来,只有寥寥几盒的低价盒饭,自然“早就卖完了”。其他乘客,要不就饿着肚子,要不就接受高价盒饭。更加要命的是,除了这种高价盒饭之外,列车上根本不提供方便面馒头等可做主食的食物,用列车员的话说,如果有方便面卖,谁还买盒饭啊? 现在,广大旅客和公众终于明白了。铁路上的盒饭,它不仅仅只是一盒赖以充饥的盒饭,里面其实包含着精明的利益算计和高超的市场谋略。对于既无知情权,又无定价权的乘客来说,除了在饿肚子和接受高价盒饭之间做出二选一之外,再也没有第三种选择。 至于出现这种肆意算计乘客,攫取高额利润的现象,根本原因自然还是在于垄断。如果把火车上的食物拿到火车下卖同样的价格,肯定乏人问津,但是因为列车车厢这个“与世隔绝”的特殊空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其小范围内的市场垄断局面。在暴利的驱使下,几乎所有市场垄断所能产生的弊端,都能在小小的“车厢市场”得到体现和验证。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求铁路上的盒饭亲近市场远离垄断。不管是铁路部门自主经营,还是承包给社会上的商业公司经营,这种建立在垄断基础上的市场暴利,都是令人无法容忍的。 如果铁道部真想便民利民,真想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那就应该主动远离垄断,在商品经营上尽量向市场靠拢,在商品价格上尽量做到公正合理。如果没有成本公开,却只想着利用垄断地位多挣钱,那火车上的商品,不但无法实现物美价廉,离公正合理也遥遥无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