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深圳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寒假天天写作业。妈妈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是在替同学写作业,每本收费200元,一个寒假挣了近3000元。日前,这位妈妈在网上发帖说了此事,并对此表示担忧。该帖引起网友议论,各种意见纷呈。心理专家指出:学校及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孩子理解“学习”的正确意义。 (本报今日A15版) 五年级学生成为一名“代写作业”的“神枪手”,把“作业经济”经营得风生水起,一个寒假居然挣了近3000元,连许多成人也自愧不如。然而,这名小学生并非是“一枝独秀”,“代写作业”其实在网上生意火爆,其中一家代写寒假作业的网店,仅本月成交量达1588笔,许多大学生成为“签约枪手”。特别是,中小学即将陆续开学之际,寒假作业没完成的学生,有的挑灯握笔追赶,有的干脆拿出压岁钱请人代写,做起了甩手掌柜。 然而,“代写热”的兴起,也引发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质疑,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忧虑。可以说,“代写作业”现象与学校和家长给孩子设定的环境关系很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家长就很容易拼命挤压孩子的假期时间,希望通过让他们多做作业,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甚至让假期沦为“第三学期”,这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往往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找人“代写作业”,说白了,是孩子们在拿父母的钱来欺骗老师、家长和自己。可见,学生热衷于找人“代写作业”,实际上是对教育“减负”的一种另类诉求。 学校和家长一味强调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将知识量化,却忽视了对孩子人品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急功近利,用金钱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购买”知识的现象。更为可怕是,找人“代写作业”,是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说到底是好逸恶劳和不诚信,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代写作业”现象值得学校和家长反思,而不能泰然处之。一方面,避免学生造假,需要学校给孩子减负,应从减少作业量开始,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度过一个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陶冶情操的欢乐假期,把原本属于孩子们的时间还给他们。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把品德和诚信教育作为必修课,教会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做一个诚实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