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帆 人们对“深圳最美女孩”不假思索便信以为真,映出人们对传递正能量之善举的渴望。冷漠举动一次次地冷却了民众温存的善心,哪怕有一丝善意之光便能形成“燎原”之势。但行善成了欺骗和炒作的手段,人际信任被摔得粉碎,势必加剧本已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
近日,深圳90后女孩“文芳”因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被报道后,爆红网络,她也被称作“深圳最美女孩”。但经查证,此事是某商业展览的炒作。目击者证实,它系摆拍,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男子离开。原文署名记者承认,当时不在现场,稿件为通讯员石金泉采写。 (本报今日A24版) 90后女孩跪地喂食乞丐,多么温馨感人的一个画面,可惜只是一场海市蜃楼而已。是非反转只在一瞬间,昨日还是万众捧在手心的“深圳最美女孩”,今日谎言被戳穿,面对她的只剩民众的唾弃。 当“深圳最美女孩”进入人们视线之初,网民几乎一边倒式地站到女孩身边,鲜花、掌声从天而降,甚至各大媒体争相传颂,大有众星捧月之势。人们之所以像神一样供奉着这名女孩,无非是其对弱者关怀、人格平等之情怀。 人们之所以不假思索便信以为真,恰恰映出人们对传递正能量之善举的渴望。乞丐被打、农民工遭歧视、倒地老人无人问津等冷漠举动,一次次地冷却了民众温存的善心,社会良知慢慢成了人们心中的隐忧。在此背景下,民众对善举和正能量如饥似渴,哪怕有一丝善意之光便能形成“燎原”之势,一系列的“最美”头衔受人追捧也在情理之中。面对90后女孩的至善举动,民众又怎忍心去怀疑或否定?石金泉正是迎合了民众的口味,大打“温情牌”,恰如其分地拨动了公众的泪腺,委实打动人心。 石金泉说,苏州有女孩暴雨中为乞丐撑伞,深圳也该有“最美女孩”喂食乞丐,“感觉是给深圳增光了”。听似很有腔调,但难以摆脱虚情假意之实,善举被粉饰得完美无缺,但没有乐善好施的实质,这非但没有丝毫的道德感召力,反而会侮辱道义,吞噬民众对道义之举的信任。他只不过为了博取眼球,归根结底还是一场商业策划。 行善成了欺骗和炒作的手段,人际信任被摔得粉碎。在道德干涸、信任缺失的当下,我们本该小心翼翼地呵护仅有的善心,但若“狼来了”接二连三,势必加剧本已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到头来,真实的善举也会引起一片猜疑。 爱心若能照进每个人的心间,善举层出不穷,“最美”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举动,类似炒作就难以激起涟漪,善心被骗的闹剧自然也就无以遁形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