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轻信假“最美”,只因善心匮乏
接待小把戏让利民政令成空文□毕晓哲 
反腐靠奖励清官更像自欺欺人□马涤明 
官员四处灭火不如釜底抽薪□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2013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员四处灭火不如釜底抽薪□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记者近日采访,遇到一些地方干部向记者叫苦,称为“抹平”事关当地的负面舆论而忙得焦头烂额。他们称:“一些干部惹下的糊涂事,让我们来收拾残局,到处灭火!”
  细看这些要灭之“火”,大多是少数干部乱纪贪腐、政府决策失误、群众利益受损、冤屈难诉等问题的报料和曝光。面对这些出现在媒体和网络的批评报道,一些地方领导觉得脸上无光,认为损害了“地方形象”,于是就责成有关部门去迅速“灭火”,甚至放出狠话:“连这点火都灭不掉,就别回来见我!”
  应当看到,发展之后遇到的问题绝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在当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矛盾多发期,发展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属正常。重要的是,如果群众举报的问题得不到真正的重视和解决,仅简单以封堵方式对待,往往会埋下更大的隐患,甚至让“捂盖子”变成“火上浇油”,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与其着急灭火,不如釜底抽薪。如果真正站在为人民负责的立场,面对群众反映的“负面舆论”,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及时澄清事实真相,及时将处理结果通过媒体公之于众,相信能得到民众理解,舆论的负面之“火”自会熄灭。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就需要地方领导干部站在“为党分忧、为民解愁”的立场,放下架子,放平心态,实事求是地化解矛盾、解决难题。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之言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自然就会归服。可见,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方为真正平息矛盾的良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