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发现,八项规定出台后被广泛提及的“四菜一汤”公务接待标准逐渐走样,有的将普通菜换成海参鱼翅等,有的将四个很大的盘子里套小盘子。 (5月18日《瞭望新闻周刊》)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政府机关的公款吃喝行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取得了不小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款吃喝开始回潮,“四菜一汤”也开始走样,似乎一切又要重回过去,遏制大吃大喝的效果递减。对于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人为之祸,是很多官员不愿意放弃公款吃喝的权力。不过,在笔者看来,根源在于制度不给力,是制度之祸。 在压力型政治体制之下,不管是项目的审批权,还是下级官员的乌纱帽全部掌控在上级领导手中,使得下级官员不敢得罪上级领导,尤其在招待上,只得以陪好上级领导、让上级领导开心为主。 至于招待过程中有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没有突破八项规定的限制,只要上级领导不说、不反对,那么就等于没有问题,关键是下级领导要灵活做好超标准招待。相反,如果下级领导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拿标准的“四菜一汤”招待上级领导,让领导吃的不高兴、不开心,结果轻者项目争取不到,重者乌纱帽不保,仕途报废。 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超标准的公务招待,避免“四菜一汤”招待标准走样,关键需要制度给力。一方面,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必须详细公开,另一方面,超标准公务招待,不仅要惩处招待单位,还要惩处被招待人。只有提高官员接受超标准招待的成本,才能倒逼官员拒绝超标准招待,只敢接受标准的“四菜一汤”招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