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昌海
2013年被普遍评价为“最难求职季”。5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举办的“湖北省‘2013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大型人才招聘会”现场,一边是应届毕业生喊就业难,一边却是企业难以招到人才的尴尬现状。有求职者得知“只有五险”、“可能会加班”时掉头就走。 (5月26日《楚天金报》) 男青年去相亲,如果女方说自己带一个8岁的儿子,男方当然可以说不。别说是带儿子,就算是嫌对方皮肤黑或者个子矮而不同意,这也是人家的自由,你不能因此就诅咒人家打一辈子光棍。相亲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谁也没有权利勉强对方。 人才招聘会其实也是一场“相亲会”,同样需要双向选择,双方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企业可以对大学毕业生挑三捡四,设置学历、专业等各种门槛,大学生当然也可以对企业的待遇提出要求。从来没有人规定,招聘的企业可以拒绝求职的大学生,而求职的大学生没有权利拒绝招聘的企业。面对自己不中意的企业,大学生当然有“转身就走”的权利。 而且,正像有网友指出的那样,那家“只有五险没有一金”的企业,本身就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这本不是求职大学生的错。就算是大学生“不愿意加班”“不愿意出差”,也只不过相当于找对象不愿意找皮肤黑或个子矮的一样,只不过是个人的好恶而已,我们没有必要大加批评。 当然,高不成低不就的青年容易成为“剩男”“剩女”,眼高手低的大学生也容易找不到工作。但不管怎么说,由于挑剔而成为“剩男”“剩女”胜过封建的父母包办婚姻,大学毕业暂时找不到工作也胜过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辈子。更何况,招聘会本身就是供需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正确的估量自己,给自己找准定位,企业也应该不断改善用工条件,才能留住人才。 大学生对职业进行挑剔,这其中当然有涉事不深、不知生活艰难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显示了年轻人个性的张扬和权利意识的回归。他们没有父辈身上承载的那许多压力,他们也没有必要再像父辈一样对工作待遇逆来顺受,这其实也是社会的进步。只有劳动者都敢于主张自己的权利,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公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