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夙伟
近日,一份由陕西眉县突破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的红头文件,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出于销售“社会”牌水泥目的,为眉县各县级部门及乡镇确定销售任务、要求眉县所有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全部使用社会水泥等内容,引发水泥同业竞争对手不满。 (6月30日《新京报》) 如此政府职能的错位,真让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其实,这表明不少政府官员长期来计划经济下的习惯思维根深蒂固,依然不懂得尊重经济规律,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动辄以权力干预市场,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市场,以为市场是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然而,这种自己给自己捧场的做法,即使短期内于本地的水泥有市场拉动效应,也不过是只能让自己陶醉的虚幻景象,既不可能持久,而且还有可能是饮鸩止渴。比如,如果市场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可能引发反宣传,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受重创的或将是本地的水泥企业。 政府如此几近赤膊上阵地为企业牟利,双方之间有怎样的利益纠葛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显然牵涉到政府官员的利益,最起码,企业创造的GDP关乎官员的政绩。也因此,摊派式销售水泥,这种低级的地方保护方式,显然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产下的又一个怪胎。而从中折射出的,正是某些地方官员的饥不择食的政绩渴望。 于是,就必然心浮气躁,为了在自己任上出所谓政绩,可谓不择手段,无法无天,不计后果,即使是明目张胆地损害其他合法厂商和用户的权益,也毫无顾忌。以为反正在自己的地盘之上,谁也奈何得了。也因此,这种官商勾结,已成为越来越多地方官员制造政绩神话的捷径,同时,又必然以地方长远的发展、百姓的福祉受损为代价。 当然,如此的倒行逆施,正如被摊派了“任务”的当地部门所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拿行政干预进行商品推销,确实有很大困难。”事实上,也并没有得到落实。显然,政府的权力,并非佛法无边,只不过是某些官员直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于是,通过红头文件搞促销的荒唐闹剧,直至今天还在持续的火热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