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本能”地拒领大奖,被骗怕了!
官员对百姓失语因“身入”基层心未入
幼儿园开设国际班简直是开国际玩笑
对清华学生应聘城管不必戴有色眼镜看待
2013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能”地拒领大奖,被骗怕了!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无利不起早,免费没好事”成为一定的社会共识,由此,“绝无二心”的金条被“怀疑一切”的中奖者放了鸽子。社会信任一再被稀释,公众为维系自身安全感只好用危机处理的方式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如何让正常回归“正常”,每个人都应承担起“打假者”的角色。
  宁波的吴女士前几天接了个电话,说她中了2013宁波购物节的至尊大奖一辆价值25万元的沃尔沃轿车。吴女士以为是骗子,直接挂断了电话。不过这一次,吴女士弄错了,她中的大奖是真的。更尴尬的是,当主办方通知其他中奖者时,竟然有很多人不相信。现在,还有250根金条奖品无人领取。
           (本报今日A21版)
  不妨先假设一下,当你接到类似的中奖电话,又作何感想呢?或者说,你信吗?想必跟吴女士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第一反应就是“骗人”。至于原因,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好,亦或是“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也罢,总之,公众是被五花八门的骗术给骗怕了。
  面对价值不菲的轿车奖品,电话一端的吴女士态度绝对鲜明,只不过不是认领,而是拒绝。这还不算完,其还很负责任地向银行方面提起投诉,大有穷追猛打、战斗到底的架势。而对于银行方面反馈的确认信息,吴女士依然满心怀疑。直到看到主办方在媒体上刊登的活动新闻,中奖者这才确定自己真的鸿运当头了。在整整一周之后,这次本该皆大欢喜的领奖过程,以一种夹杂着愤怒、疑虑和惊诧的坎坷经历尴尬收场。事情虽已尘埃落定,但反观吴女士的“打假”努力,笔者只剩苦笑。
  退一步讲,如果中奖者是顾及价值几十万元的奖品“礼太重”而有所质疑,也是情理之中。但250根金条迟迟无人领取,则绝不是偶发事件,这么多人自发地“集体拒绝”,可见公众对不确定事件的怀疑,已超出应有的合理限度,并滑向极端化。但凡遇到“免费”的善意信息,动辄“来者即拒”并一棍子打死,生怕稍一犹豫就“入套”而损及自身。“无利不起早,免费没好事”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共识。就这样,“绝无二心”的金条被“怀疑一切”的大伙儿放了鸽子。
  换一个角度,如果电话里传来诸如“你的孩子住院了,赶紧汇钱”之类的负面信息,接听者是否仍有拒绝的勇气?在破财免灾心理的鼓动下,很多人可能明知里面有“道道儿”,却也自觉不自觉地双手奉上,等到真相被揭开后,悔之晚矣。没有理由去责备公众疑心太重,在真真假假之中,正常变得“不正常”,正因为骗子屡屡得逞,被骗者的戒备心理才本能地越来越强。
  在社会信任一再被稀释的氛围中,公众为维系自身安全,不得不采取危机处理的方式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结果,心底的信任越来越少,眼中的虚假越来越多,无奈步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没人会愿意生活在一个善意被遗弃而无人认领的社会,如何让正常回归“正常”,每个人都应承担起“打假者”的角色。相信随着“误伤”的一次次减少,信任愈合的美好期望终会照进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