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听证会连走形式都不认真了
实行以房养老,只有规定还不够
对脱衣促销,不能止于道德谴责
政府严打过度医疗该给“度”定个标准
2013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行以房养老,只有规定还不够



    □苑广阔 
  我国将有规划地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13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近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本报昨日A14版)
  “以房养老”是国际上一种成熟、普遍的金融养老、以房养老方式之一,但在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笔者看来,“以房养老”要想本土化,“中国式以房养老”要想取得成功,只靠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意见》的推动还远远不够,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在“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思想传统、观念守旧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挣来的一套房子,死后却成了别人的,心理上恐怕接受不了。而且,很多老人的子女可能还等着继承父母房子这笔不小的“遗产”,现在却要归了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这些“外人”,这是否会因此影响子女和父母的感情呢?所以,要接受以房养老的概念,不仅仅需要老年人意识上的改变,同样也需要年轻人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其次是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房养老”牵涉到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牵涉到房地产评估、利率确定、人的寿命预期等诸多因素。很显然,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涉及到如此众多的领域和部门,没有政府机构从中予以协调关系和打通环节,恐怕很难实施下去。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承担起这份责任来,为以房养老打开方便之门。
  最后是双方的风险问题。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难以预测,对银行来说,正向按揭贷款的风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小的,而“倒按揭”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不断增大。因此,如何确定“倒按揭”利率是一个大难题,贷款额少,老人不乐意,贷款期长,银行可能要吃亏,银行控制风险的难度很大。尤其是在目前房价走势不明了,房地产格局混乱的情况下,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难免会小心翼翼,轻易不敢试水。
  这说明,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仍旧需要积极的探索,需要从政府部门到商业机构的努力尝试。作为一种在国外业已成熟的养老模式,能否在国内扎根发芽,惠及百姓,我们心怀期待,也拭目以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